论文目录 | |
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利益冲突总论 | 第10-18页 |
一、利益冲突的概念 | 第10页 |
二、利益冲突的起因 | 第10-14页 |
(一) 交叉义务 | 第10-12页 |
(二) 律师本身存在的利益冲突危险 | 第12页 |
(三) 律师利益与委托人利益的混同 | 第12-14页 |
三、利益冲突的类型 | 第14-16页 |
(一) 律师-委托人利益冲突和委托人-委托人利益冲突 | 第14-15页 |
(二) 直接利益冲突和间接利益冲突 | 第15页 |
(三) 同时性利益冲突和连续性利益冲突 | 第15-16页 |
四、利益冲突的影响 | 第16-18页 |
(一) 损害律师独立的职业判断 | 第16页 |
(二) 威胁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 第16-17页 |
(三) 干扰司法制度的有效运行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利益冲突规则的目的与价值 | 第18-26页 |
一、利益冲突规则的理论基础——律师职业的性质和伦理准则 | 第18-20页 |
(一) 忠诚于委托人——律师职业的基本法则 | 第19页 |
(二) 坚持独立判断——律师价值的逻辑基础 | 第19-20页 |
二、构建利益冲突规则的价值 | 第20-21页 |
(一) 保证律师对委托人的忠诚 | 第21页 |
(二) 保证代理关系的有效性 | 第21页 |
(三) 保证司法制度的有效运作 | 第21页 |
三、利益冲突规则可能的逆价值 | 第21-22页 |
四、利益冲突规则的价值取向 | 第22-26页 |
(一) 法律保护与自由选择——利益保护的优先性 | 第23-24页 |
(二) 赋予律师可承载的义务——利益冲突责任的界限 | 第24-25页 |
(三) 避免“公地悲剧”——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的责任分担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美国和香港律师执业利益冲突规范评介 | 第26-38页 |
一、美国的律师执业利益冲突规范 | 第26-29页 |
(一) 美国律师协会《职业行为示范规则(2004)》 | 第26-29页 |
(二) 美国各州的律师执业利益冲突规则 | 第29页 |
二、香港的律师执业利益冲突规则 | 第29-37页 |
三、对美国和香港律师执业利益冲突规范的简要评价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律师执业利益冲突规范的历史和现状 | 第38-51页 |
一、中国近代律师制度中的利益冲突规范 | 第38-40页 |
(一) 近代意义律师的出现 | 第38页 |
(二) 近代律师制度中的律师职业伦理与利益冲突规范 | 第38-40页 |
(三) 对近代律师执业利益冲突规范的评价 | 第40页 |
二、当代律师执业利益冲突规范的发展进路和主要内容 | 第40-47页 |
三、我国现行利益冲突规范的特征和缺陷 | 第47-49页 |
(一) 利益冲突规范发布主体不统一,效力层次凌乱 | 第47页 |
(二) 对利益冲突的概念界定不科学 | 第47页 |
(三) 缺乏利益冲突管理的程序性规范 | 第47-48页 |
(四) 违反利益冲突义务的罚则和监督管理机构不明确 | 第48-49页 |
四、法文化因素对利益冲突规范的影响 | 第49-51页 |
(一) 司法体系的构造对律师职业的定位 | 第49页 |
(二) 法律传统对律师职业行为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三) 律师对自身职业性质和价值的认识 | 第50页 |
(四) 社会公众对自身利益的重视程度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制定利益冲突规范的初步构想 | 第51-64页 |
一、我国制定利益冲突规范的环境要素 | 第51页 |
二、利益冲突规范的形式和效力层次 | 第51-52页 |
三、利益冲突规范的主要内容 | 第52-64页 |
(一) 利益冲突的识别 | 第52-61页 |
(二) 利益冲突管理的程序性规范 | 第61-62页 |
(三) 利益冲突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