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
页 |
1.1 背景 | 第7-8
页 |
1.2 坡耕地水土保持的意义 | 第8-11
页 |
1.2.1 保护土壤和耕地 | 第8-9
页 |
1.2.2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9-11
页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20
页 |
1.3.1 水土流失及相关术语 | 第11-12
页 |
1.3.1.1 水土流失 | 第11
页 |
1.3.1.2 相关术语 | 第11-12
页 |
1.3.2 水土流失成因 | 第12-13
页 |
1.3.3 水土流失危害 | 第13-15
页 |
1.3.4 水土流失规律 | 第15-17
页 |
1.3.5 坡耕地的水土保持 | 第17-20
页 |
1.3.5.1 梯田(梯地)的生态功能 | 第18-19
页 |
1.3.5.2 坡耕地梯化途径 | 第19-20
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2
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
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1
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1-22
页 |
第二章 不同农艺措施对云南坡耕地水土保持影响的研究 | 第22-48
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
页 |
2.1.1 试验地概况 | 第22
页 |
2.1.1.1 地点、坡度、土壤 | 第22
页 |
2.1.1.2 海拔与气候 | 第22
页 |
2.1.1.3 种植制度 | 第22
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2-24
页 |
2.1.2.1 试验处理 | 第22-23
页 |
2.1.2.2 小区设置 | 第23
页 |
2.1.2.3 播种 | 第23-24
页 |
2.1.2.4 施肥 | 第24
页 |
2.1.3 调查记载 | 第24-26
页 |
2.1.4 田间管理 | 第26
页 |
2.1.4.1 定苗与中耕除草 | 第26
页 |
2.1.4.2 病虫害防治 | 第26
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6-46
页 |
2.2.1 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梯化进程的影响 | 第26-29
页 |
2.2.2 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保蓄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29-33
页 |
2.2.3 不同农艺措施对防止坡耕地水流失及土壤流失的影响 | 第33-39
页 |
2.2.4 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玉米生产的效果 | 第39-42
页 |
2.2.4.1 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39-40
页 |
2.2.4.2 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40-42
页 |
2.2.5 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保持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42-46
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6-48
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48-50
页 |
3.1 植物篱材料选择、应用及其效果的探讨 | 第48
页 |
3.2 坡耕地上等高种植的作用 | 第48
页 |
3.3 施肥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作用 | 第48-49
页 |
3.4 坡耕地生产力评价 | 第49
页 |
3.5 不同农艺措施对云南坡耕地水土保持影响研究的实用性探讨 | 第49-50
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0-51
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
页 |
致谢 | 第56-57
页 |
附录:论文中的有关缩写代号 | 第57-58
页 |
1 处理号及其意义 | 第57
页 |
2 其他代号 | 第57-58
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