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简介 | 第14-19页 |
1.2.1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 | 第14-15页 |
1.2.2 半导体光催化应用 | 第15-19页 |
1.3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1.3.1 g-C_3N_4 的结构和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1.3.2 g-C_3N_4 的表面改性 | 第20-25页 |
1.3.3 g-C_3N_4 的应用 | 第25-26页 |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4.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26-27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原料 | 第28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3 测试表征方法 | 第29-31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29页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9页 |
2.3.3 傅里叶红外图谱(FT-IR) | 第29-30页 |
2.3.4 扫描电镜(SEM) | 第30页 |
2.3.5 电子透射显微镜(TEM) | 第30页 |
2.3.6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30页 |
2.3.7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 第30页 |
2.3.8 光致荧光发光光谱(PL) | 第30页 |
2.3.9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FL) | 第30-31页 |
2.3.10 电子共振波谱仪(ESR) | 第31页 |
2.3.11 光电流测试 | 第31页 |
2.3.12 电化学交流阻抗(EIS) | 第31页 |
2.4 样品光催化活性的评估 | 第31-33页 |
2.4.1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活性测试 | 第31-32页 |
2.4.2 光催化产氢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表面氮杂化2D g-C_3N_4 纳米片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探究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3.2.1 合成体相g-C_3N_4和2D g-C3N | 第34页 |
3.2.2 合成氮杂化2D g-C_3N_4(NCNS) | 第34-35页 |
3.2.3 合成未经修饰的表面氮改性2D g-C_3N_4(UCNS) | 第35页 |
3.2.4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35页 |
3.2.5 表征测试 | 第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3.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0D/2D Fe_2O_3量子点/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7-60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4.2.1 2D g-C_3N_4 的合成 | 第48-49页 |
4.2.2 Fe_2O_3 QDs/2D g-C_3N_4 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49页 |
4.2.3 物理混合Fe_2O_3 QDs和2D g-C_3N_4 光催化剂的合成 | 第49页 |
4.2.4 光催化活性 | 第49页 |
4.2.5 表征测试 | 第49-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4.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层状产氧助催化剂耦合超薄2D g-C_3N_4 用于光催化全解水的研究 | 第60-73页 |
5.1 引言 | 第60-6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1-62页 |
5.2.1 合成体相g-C_3N_4和2D g-C3N | 第61页 |
5.2.2 合成Ni(OH)2/2D g-C_3N_4 复合材料 | 第61页 |
5.2.3 光催化活性 | 第61-62页 |
5.2.4 表征 | 第6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2页 |
5.4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3-76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第74页 |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录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