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
页 |
英文摘要 | 第4-23
页 |
前言 | 第23-24
页 |
第1章 “以德治国”的时代意义 | 第24-35
页 |
1.1 “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特色的根本保证 | 第24-30
页 |
1.1.1 “社会主义”的由来与道德理想 | 第24-26
页 |
1.1.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 第26-28
页 |
1.1.3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8-30
页 |
1.2 “以德治国”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 第30-35
页 |
1.2.1 “以德治国”,有利于全社会正确认识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 第30-32
页 |
1.2.2 “以德治国”,有利于在新形势下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 | 第32-33
页 |
1.2.3 “以德治国”有利于人们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 第33-35
页 |
第2章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 | 第35-49
页 |
2.1 德治对于法治的重要作用 | 第35-40
页 |
2.1.1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 第35-38
页 |
2.1.2 德治对法治局限性的弥补 | 第38-40
页 |
2.2 德法结合并用是总结中国几千年历史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 第40-45
页 |
2.2.1 “德治”的思想 | 第40-42
页 |
2.2.2 法治的主张 | 第42-44
页 |
2.2.3 德法兼用,历史的必然 | 第44-45
页 |
2.3 今日“德治”与中国古代“德治”的区别 | 第45-49
页 |
2.3.1 靠什么以德治国 | 第46-47
页 |
2.3.2 谁来以德治国 | 第47-49
页 |
第3章 学习借鉴外国德治的经验 | 第49-56
页 |
3.1 将公民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和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 | 第49-52
页 |
3.1.1 许多国家都提出明确的国民德育目标,以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 | 第49-51
页 |
3.1.2 许多国家都设有专门的国家德育机构或者有专人负责,扎扎实实地推进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工作 | 第51-52
页 |
3.2 大力加强各级政府官员的政德建设,为全社会的道德文明树立可供参考和师法的标尺 | 第52-53
页 |
3.3 将实践训练和行为养成作为公民道德文明素质培养的根本性环节 | 第53-55
页 |
3.4 重公民道德文明素质的培养与法制、纪律约束的相互配合 | 第55-56
页 |
第4章 “以德治国”关键是要加强“政德”建设 | 第56-59
页 |
4.1 加强廉政教育 | 第56
页 |
4.2 加强宗旨教育 | 第56-57
页 |
4.3 强化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 | 第57
页 |
4.4 要使各级干部真正起带头作用 | 第57-58
页 |
4.5 加强行政伦理制度的建设 | 第58-59
页 |
注释 | 第59-6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