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第一章 绪言 | 第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10-12页 |
第二章 非线性光学的基本原理及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2-31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非线性光学的简介 | 第12-15页 |
· 有机生色团的分子设计及其二阶极化率(β值)的测定 | 第15-23页 |
· 非线性光学有机生色团分子的理论设计 | 第15-16页 |
· 生色团设计中的优化问题 | 第16-23页 |
· 有机生色团分子二阶极化率(β值)的测定 | 第23页 |
· 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优势 | 第23-24页 |
· 有机-无机杂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种类和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 有机-无机杂化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展望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1页 |
第三章 新型有机二阶非线性光学生色团的设计合成、结构的表征和非线性性能的研究 | 第31-49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分子设计 | 第32-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7页 |
· 咪唑类生色团2-(4’-氟苯基)-4,5-二-(4’-羟基苯)-咪唑以及2-(4’-硝基苯)-4,5-二-(4’-羟基苯)-咪唑的合成 | 第33-35页 |
· 三嗪类生色团3-(4’-硝基苯)-5,6-二-(4’-羟基苯)-1,2,4-三嗪的合成 | 第35-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 合成路线的讨论 | 第37-38页 |
· 有机生色团结构的表征 | 第38-42页 |
· 有机生色团热稳定性研究 | 第42-44页 |
· 有机生色团透明性的研究 | 第44-45页 |
· 有机生色团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两点键连型有机-无机杂化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 第49-67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硅氧烷染料的制备与其结构的表征 | 第50-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 薄膜的制备与其性能的研究 | 第56-65页 |
4.3.1.杂化薄膜的制备 | 第56-59页 |
4.3.2.薄膜性能的研究 | 第59-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8页 |
附图1 本文合成的有机生色团分子结构式 | 第68-69页 |
附图2 本文合成的硅氧烷染料(ASD)的结构式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提交的论文 | 第7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