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价制度改革对IPO抑价影响的研究--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14-15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国外学者关于IPO抑价理论的相关文献 | 第17-21页 | 一、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理论 | 第17-19页 | 二、基于信息对称的IPO抑价理论 | 第19-20页 | 三、基于二级市场无效率的IPO抑价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国外学者关于IPO抑价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国内学者关于IPO抑价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 | 第23-26页 | 一、对西方抑价理论的适用性检验 | 第23-24页 | 二、IPO抑价影响因素的探讨 | 第24-26页 | 第四节 文献总结与启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理论研究 | 第28-40页 | 第一节 IPO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 第28-34页 | 一、IPO参与主体及利益关系 | 第28-30页 | 二、不对称信息对IPO的影响 | 第30-34页 | 第二节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变迁 | 第34-37页 | 一、固定价格阶段 | 第34-36页 | 二、首次市场化改革阶段 | 第36页 | 三、控制市盈率定价阶段 | 第36-37页 | 四、累计投标询价阶段 | 第37页 | 第三节 询价制度分析 | 第37-40页 | 一、询价制度实施步骤 | 第38页 | 二、询价制度影响信息不对称的分析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40-56页 | 第一节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0页 | 第二节 变量选择与假设定义 | 第40-44页 | 一、因变量 | 第40-41页 | 二、自变量 | 第41-44页 | 第三节 IPO抑价描述性统计 | 第44-47页 | 第四节 多元线性回归 | 第47-52页 | 一、建模理论基础 | 第47-48页 |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8-49页 | 三、回归分析 | 第49-52页 | 第五节 回归分析结果解释 | 第52-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9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6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56-59页 | 一、完善询价制度 | 第56-57页 | 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 | 第57页 | 三、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充分发挥其专业定价能力 | 第57-58页 | 四、培育理性投资者,引导市场投资行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1 | 第63-67页 | 附录2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