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形态小学生家长社会网络关系的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绪论 | 第8-20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8-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 家长社会网络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第14-17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3.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二、虚拟时空中家长社会网络分析 | 第20-34页 | (一) BBS中家长社会网络分析 | 第21-26页 | 1. BBS中家长社会网络的特性分析 | 第21-25页 | 2. BBS中家长社会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二) 微博群中家长社会网络分析 | 第26-32页 | 1. 微博群中家长社会网络特性分析 | 第28-32页 | 2. 微博群中家长社会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三) 改善虚拟时空中家长社会网络的措施 | 第32-34页 | 1. BBS、微博群并用 | 第33页 | 2. 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 第33页 | 3. 设置明确的讨论主题 | 第33页 | 4. 采用一定的奖励机制 | 第33-34页 | 三、现实时空中家长社会网络分析 | 第34-44页 | (一) 现实时空中家长社会网络的特性分析 | 第34-41页 | 1. 矩阵分析 | 第34-35页 | 2. 社群图分析 | 第35页 | 3. 图形密度分析 | 第35-36页 | 4. 凝聚子群分析 | 第36页 | 5. 点度数分析 | 第36-37页 | 6. 行动者属性与点度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41页 | (二) 现实时空中家长社会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1. 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足 | 第41页 | 2. 家长的教育关注范围狭隘 | 第41-42页 | (三) 改善现实时空中家长社会网络的措施 | 第42-44页 | 1. 促进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反思 | 第42页 | 2. 创设有利于家长交流的环境和机会 | 第42页 | 3. 成立家长协会并设立会长 | 第42-44页 | 四、家长社会网络的虚实比较与分析 | 第44-51页 | (一) 家长社会网络的社群图差异分析 | 第44-47页 | 1. 主题的明确程度不同 | 第46页 | 2. 信息的更新频率不同 | 第46页 | 3. 交流的信息量不同 | 第46-47页 | 4. 交流的信息表征形式不同 | 第47页 | (二) 家长社会网络的主要参数差异分析 | 第47-49页 | 1. 家长社会网络的稳定性不同 | 第48页 | 2. 是否具有管理者 | 第48-49页 | (三) 家长教育关注点差异分析 | 第49-51页 | 1. 家长所在地域存在差异 | 第49-50页 | 2. 家长所处的层次存在差异 | 第50-51页 | 五、结论与展望 | 第51-55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51-53页 | 1. 家长的社会网络处于不断发展中,网络形态的多样化 | 第51-52页 | 2. 现实时空中,母亲的教育参与程度比父亲高 | 第52页 | 3. 虚拟时空中家长社会网络中成员具有不稳定性 | 第52-53页 | 4. BBS中处于边缘状态的家长最少 | 第53页 | 5. 不同形态社会网络中家长的关注点存在较大差异 | 第53页 | (二) 研究不足及后续工作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58-61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附录3 YY论坛桃李满天下版块截图 | 第62-63页 | 附录4 新浪微博群截图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