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9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
页 |
· 课题来源 | 第9
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
页 |
· 从空间维度研究地质系统——三维形态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3
页 |
· 从时间维度研究地质系统——成矿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3-17
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 第17
页 |
·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7-19
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17-18
页 |
· 取得的成果 | 第18-19
页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第19-31
页 |
· 矿田地质特征 | 第19-25
页 |
· 地层 | 第21-22
页 |
· 构造 | 第22-23
页 |
· 岩浆岩 | 第23
页 |
· 变质作用和热液蚀变 | 第23-25
页 |
· 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 第25-31
页 |
第三章 地质要素的三维形态模拟 | 第31-40
页 |
· 三维地质建模的一般方法 | 第31-32
页 |
· GOCAD软件简介及其适用于地质领域的关键技术 | 第32-34
页 |
· GOCAD软件简介 | 第32
页 |
· 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DT) | 第32-33
页 |
· 离散光滑插值算法(DSI) | 第33-34
页 |
· 冬瓜山三维形态模型构建过程 | 第34
页 |
· 矿体的三维形态 | 第34-39
页 |
· 其他地质要素的三维形态及相互关系 | 第39-40
页 |
第四章 动力学建模与网格剖分 | 第40-53
页 |
· 动力学数值模拟中网格剖分的必要性 | 第40
页 |
· 网格剖分通用算法概述 | 第40-43
页 |
· 地质领域的网格剖分技术 | 第43-45
页 |
· 复杂建模的具体实现方法 | 第45-46
页 |
· 冬瓜山铜矿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基于GOCAD平台的复杂地质体系动力学建模 | 第46-53
页 |
· 六面体单元的优越性与六面体网格剖分的难点 | 第46-47
页 |
· 基于GOCAD的三维实体建模 | 第47-48
页 |
· 接口程序的编制——从GOCAD到FLAC~(3D) | 第48-51
页 |
· 岩体穿插地层模式的编程实现 | 第51
页 |
· 导入与分组——FLAC~(3D)有限差分网格的生成 | 第51-53
页 |
第五章 冬瓜山铜矿床动力学模拟 | 第53-61
页 |
· FLAC~(3D)软件简介 | 第53-54
页 |
· FLAC软件用于数值计算的优点 | 第53
页 |
· FLAC~(3D)求解问题的流程 | 第53-54
页 |
· 模型的建立与模拟条件 | 第54-56
页 |
·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选择 | 第54-55
页 |
· 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55-56
页 |
· 模拟的结果与意义分析 | 第56-61
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2
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
页 |
致谢 | 第67-68
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