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1.基于语义网络的类自然语言的知识获取与转换的研究 | 第17-64
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7-19
页 |
· 研究背景 | 第17-18
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
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19
页 |
第二章 结构化半自动知识获取 | 第19-30
页 |
· 知识获取概述 | 第19
页 |
· 知识表示 | 第19-22
页 |
· 知识表示与知识库概述 | 第19-20
页 |
· 框架 | 第20-21
页 |
· 语义网络 | 第21
页 |
· 框架与语义网络 | 第21
页 |
· 框架语义网络相结合的知识表示 | 第21-22
页 |
· 框架语义网络知识库的半自动知识获取 | 第22-26
页 |
· 半自动知识获取模型 | 第22-23
页 |
· BabelL结构化知识形式表示 | 第23-26
页 |
· BabelL编译器功能 | 第26
页 |
· BABELL到XML文本格式的转换 | 第26-30
页 |
· XML概述 | 第26-27
页 |
· XML的优点 | 第27-28
页 |
· BabelL到XML文本格式的转换 | 第28-30
页 |
第三章 依存语法与语义网络语言 | 第30-41
页 |
· 依存语法 | 第30-36
页 |
· 依存语法概述 | 第30
页 |
· 依存语法的公理与原则 | 第30-32
页 |
· 依存关系与依存三元组 | 第32-33
页 |
· 依存关系的层次体系 | 第33-36
页 |
· 语义网络 | 第36-41
页 |
· 语义网络概述 | 第36
页 |
· 语义网络形式化描述语言(SNetL) | 第36-41
页 |
第四章 依存三元组到SNETL三元组的转换 | 第41-50
页 |
· 依存三元组到SNETL的转换思想 | 第41-42
页 |
· 依存三元组到SNETL三元组的转换规则 | 第42-47
页 |
· 转换规则的提取 | 第42-45
页 |
· 运用XML实现转换规则的管理 | 第45-46
页 |
· 默认转换规则 | 第46-47
页 |
· 依存三元组到SNETL语义网络语言转换算法 | 第47-50
页 |
第五章 基于SNETL的知识推理与问答 | 第50-60
页 |
· SNETL编译器 | 第50-58
页 |
· SNetL词法分析 | 第50-51
页 |
· SNetL语法检查 | 第51-52
页 |
· SNetL语言语义分析设计基本思想 | 第52-58
页 |
· SNETL所具有的推理和回答功能 | 第58-60
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0-61
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
页 |
2.自然语言理解方法的研究 | 第64-126
页 |
第一章 计算语言学 | 第64-71
页 |
· 计算语言学概述 | 第64-65
页 |
· 计算语言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65
页 |
· 计算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65-67
页 |
·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 第65-66
页 |
· 计算语言学研究的方法 | 第66-67
页 |
· 理性主义研究方法——符号处理系统 | 第66
页 |
· 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基于语料库的计算语言学研究 | 第66-67
页 |
· 计算语言学的发展与用途 | 第67-71
页 |
· 计算语言学的发展 | 第67
页 |
· 计算语言学的运用 | 第67-71
页 |
第二章 汉语自动分词 | 第71-84
页 |
· 汉语分词概述 | 第71-72
页 |
· 分词的主要任务 | 第71-72
页 |
· 分词系统构建目标 | 第72
页 |
· 汉语自动分词的研究现状 | 第72-79
页 |
· 汉语自动分词方法 | 第73-75
页 |
· 汉语词法分析过程的形式化模型 | 第75-76
页 |
· 汉语自动分词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 第76-79
页 |
· 词性标注 | 第79-84
页 |
· 词性标注的研究方法 | 第80-84
页 |
第三章 汉语句法分析 | 第84-98
页 |
· 句法分析研究概况 | 第84-85
页 |
· 句法分析概念 | 第84
页 |
· 句法分析的主要内容和功能 | 第84
页 |
· 现代句法理论概述 | 第84-85
页 |
· 形式语言理论 | 第85-89
页 |
· 形式语言学 | 第85-86
页 |
· 形式语法的组成 | 第86
页 |
· 形式语法的定义 | 第86
页 |
· 形式语法的特点和研究的重要性 | 第86-87
页 |
· 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理论 | 第87
页 |
· 乔姆斯基层次体系 | 第87-89
页 |
· 句法分析与形式语言的比较 | 第89
页 |
· 句法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89-98
页 |
· 常见的分析算法 | 第89-94
页 |
· 基于统计的句法分析算法 | 第94-96
页 |
· 组块分析算法 | 第96-98
页 |
第四章 依存语法 | 第98-108
页 |
· 依存语法概述 | 第98-103
页 |
· 依存语法形式表示 | 第99-100
页 |
· 依存语法公理、原则和缺点 | 第100-101
页 |
· 依存语法的发展[刘颖,2002] | 第101-102
页 |
· 中国语言学对依存语法的研究与发展 | 第102-103
页 |
· 从属树(依存树)与短语结构树 | 第103
页 |
· 依存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 | 第103-104
页 |
· 依存语法和语义 | 第104-105
页 |
· 依存语法和机器翻译 | 第105-108
页 |
第五章 语义网络 | 第108-119
页 |
· 语义网络概述 | 第108-114
页 |
· 语义网络的概念 | 第108
页 |
· 语义网络语言的发展概述[陆汝铃,1995] | 第108-110
页 |
· 命题语义网络 | 第110-111
页 |
· 数据语义网络 | 第111-113
页 |
· 语言语义网络 | 第113-114
页 |
· 语义网络描述工具——SNETL语言 | 第114-119
页 |
· SNetL概述 | 第114
页 |
· SNetL的语法描述 | 第114-119
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6
页 |
3. The Research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Semantic Network and Similar Natural Language | 第126-181
页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第126-129
页 |
· RESEARCH BACKGROUND | 第126-127
页 |
· RESEARCH CONTESTS | 第127
页 |
· THESIS STRUCTURE | 第127-129
页 |
CHAPTER 2 STRUCTURED SEMI-AUTOMATIC KNOWLEDGE ACQUISITION | 第129-143
页 |
·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 第129-130
页 |
·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 第130-133
页 |
·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Knowledge Base | 第130
页 |
· Framework | 第130-131
页 |
· Semantic Network | 第131-132
页 |
· Framework and Semantic Network | 第132-133
页 |
· Th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Method which combining Semantic Network and Framework | 第133
页 |
· THE SEMI-AUTOMATIC KNOWLEDGE ACQUISITION BASED ON FRAMEWORK AND SEMANTIC NETWORK | 第133-139
页 |
· Semi-automatic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ls | 第134
页 |
· BabelL structured knowledge forms | 第134-138
页 |
· The Function of BabelL Compiler | 第138-139
页 |
· TRANSFORMATION OF BABELL TO XML | 第139-143
页 |
·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XML | 第139
页 |
· Advantages of XML | 第139-140
页 |
· Transformation of BabelL to XML | 第140-143
页 |
CHAPTER 3 DEPENDENCY GRAMMAR AND SNETL | 第143-156
页 |
· DEPENDENCY GRAMMAR | 第143-150
页 |
· Dependence Grammar Outline | 第143-144
页 |
· Axiom and principles for Dependence Grammar | 第144-145
页 |
· Dependency and Dependency Triple | 第145-147
页 |
· The Hierarchy Structure of Dependency | 第147-150
页 |
· SEMANTIC NETWORK | 第150-156
页 |
· Semantic Network outlined | 第150-151
页 |
· Semantic Network Language | 第151-156
页 |
CHAPTER 4 TRANSFORMATION OF DEPENDENCE GRAMMAR TO SNETL | 第156-169
页 |
· TRANSFORMATION THOUGHT OF DEPENDENCY GRAMMAR TO SNETL | 第156-157
页 |
· TRANSFORMATION RULES | 第157-164
页 |
· Transformation Rules Extraction | 第157-163
页 |
· Using XML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Rules | 第163-164
页 |
· Acquiescence Transformation Rules | 第164
页 |
· TRANSFORMATION ALGORITHM | 第164-169
页 |
CHAPTER 5 KNOWLEDGE REASONING AND QUESTION AND ANSWER ON THE BASIS OF SNETL | 第169-179
页 |
· SNETL COMPILER | 第169-178
页 |
· SNetL Morphology Analysis | 第169-170
页 |
· SNetL Parsing | 第170-172
页 |
· The Basic Design Ideas of SNetL Language Semantic Analysis | 第172-178
页 |
· THE REASONING AND ANSWER FUNCTIONOF SNETL | 第178-179
页 |
CHAPTER 6 CONCLUSION AND FUTURE WORK | 第179-180
页 |
REFERENCE | 第180-181
页 |
4. The Research of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Method | 第181-241
页 |
CHAPTER 1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第181-189
页 |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OUTLINED | 第181-182
页 |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MAJOR CONIENT | 第182
页 |
· THE BASIC METHODS OF RESEARCH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第182-185
页 |
·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 第182-183
页 |
· The Methods of Research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第183-185
页 |
· THE DEVELOPMENTAND USE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第185-189
页 |
·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第185
页 |
· The Use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第185-189
页 |
CHAPTER 2 AUTOMATIC CHINESE SEGMENTATION | 第189-203
页 |
· GENERAL INTRODUCE OF CHINESE SEGMENTATION | 第189-190
页 |
· Main Tasks of the Chinese Segmentation | 第190
页 |
· The Target of the Segmentation Structure | 第190
页 |
· CURRENT SITUATION OF AUTOMATIC CHINESE SEGMENTATION | 第190-199
页 |
· The Methods of Chinese Automatic Segmentation | 第191-194
页 |
· The Formalization Models for Chinese Segmentation | 第194-195
页 |
· The Solution Methods and Difficult Problem of Chinese Segmentation | 第195-199
页 |
· PART OF SPEECH TAGGING | 第199-203
页 |
· The Methods of Part of Speech Tagging | 第199-203
页 |
CHAPTER 3 CHINESE LANGUAGE PARSING | 第203-218
页 |
· THE OVERVIEW OF CHINESE LANGUAGE PARSING | 第203-204
页 |
· THE CONCEPT OF PARSING | 第203
页 |
· The Main Content and Functions of Parsing | 第203
页 |
· Modern Syntax Theories Outline | 第203-204
页 |
· THE FORM LANGUAGE THEORY | 第204-208
页 |
· Formal Linguistics | 第204-205
页 |
· Composition of the Form Grammar | 第205
页 |
· The Definition of Form Grammar | 第205
页 |
·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rm Grammar and Importance of Research | 第205-206
页 |
· Chomsky's Form Sentence Structure Theory | 第206
页 |
· Chomsky's level system | 第206-208
页 |
· Comparison of Parsing and Formal Language | 第208
页 |
· 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S OF PARSING | 第208-218
页 |
· Common Parsing Algorithms | 第209-214
页 |
·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lgorithms | 第214-217
页 |
· Chunk Parsing Algorithms | 第217-218
页 |
CHAPTER 4 DEPENDENCY GRAMMAR | 第218-230
页 |
· THE OUTLINE OF DEPENDENCY GRAMMAR | 第218-224
页 |
· The Form Expression of Dependency Grammar | 第220
页 |
· The Axiom, Principle and the Shortcoming of Dependency Grammar | 第220-222
页 |
· The development of dependency grammar | 第222-223
页 |
· Chinese Linguistics to Dependency Gramma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第223-224
页 |
· The Dependency Relation Tree and the Phrase Structure Tree | 第224
页 |
· DEPENDENCY GRAMMAR AND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 第224-225
页 |
· DEPENDENCY GRAMMAR AND THE SEMANTIC | 第225-227
页 |
· DEPENDENCY GRAMMAR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 第227-230
页 |
CHAPTER 5 SEMANTIC NETWORK | 第230-240
页 |
· GENERAL INTRODUCE OF SEMANTIC NETWORKS | 第230-236
页 |
· The Concept of Semantic Network | 第230
页 |
· General Int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emantic Network [LuRuling,1995] | 第230-232
页 |
· Propositions Semantic Network | 第232-233
页 |
· Data Semantic Network | 第233-236
页 |
· Language Semantic Network | 第236
页 |
· SEMANTIC NETWORKS DESCRIPTION TOOL—SNETL | 第236-240
页 |
·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SNetL | 第236-237
页 |
· SNetL Grammar Description | 第237-240
页 |
REFERENCE | 第240-241
页 |
5.致谢 | 第24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