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1 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样颗粒概要 | 第10-15页 |
1.1.1 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样颗粒结构特点 | 第10页 |
1.1.2 HPV VLPs表达系统 | 第10-12页 |
1.1.3 HPV VLPs自组装过程及特点 | 第12-13页 |
1.1.4 影响HPV VLPs组装的因素 | 第13-14页 |
1.1.5 影响HPV VLPs稳定性的因素 | 第14页 |
1.1.6 HPV疫苗市场前景和生产现状 | 第14-15页 |
1.2 影响重组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的因素 | 第15-18页 |
1.2.1 碳源的优化 | 第15-16页 |
1.2.2 培养温度 | 第16页 |
1.2.3 诱导前OD值 | 第16-17页 |
1.2.4 培养基的pH值 | 第17页 |
1.2.5 DO的调控 | 第17页 |
1.2.6 添加蛋白抗降解物 | 第17-18页 |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1.1 出发菌株 | 第19页 |
2.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19页 |
2.1.3 仪器和设备 | 第19-20页 |
2.1.4 培养基 | 第20页 |
2.2 方法 | 第20-26页 |
2.2.1 种子的制备 | 第20页 |
2.2.2 30L/100 L发酵罐培养方法 | 第20页 |
2.2.3 发酵罐发酵液的后处理 | 第20页 |
2.2.4 摇瓶培养方法 | 第20页 |
2.2.5 毕赤酵母细胞光密度测定 | 第20-21页 |
2.2.6 铵离子浓度测定:酚-靛蓝法 | 第21页 |
2.2.7 高碘酸钠氧化法测甘油 | 第21页 |
2.2.8 甲醇浓度测定 | 第21页 |
2.2.9 Western Blotting半定量法测HPV L1含量 | 第21-23页 |
2.2.10 BCA-100蛋白质定量测定法-96孔板法 | 第23页 |
2.2.11 HPV VLPs含量测定方法(SHS004抗原检测试剂盒(ELISA)) | 第23-24页 |
2.2.12 标准曲线 | 第24-26页 |
第3章 HPVL1 ELISA定量方法建立 | 第26-34页 |
3.1 试剂 | 第26页 |
3.2 亲和层析法纯化豚鼠HPV L1各亚型包被抗体 | 第26-28页 |
3.2.1 亲和层析法纯化豚鼠血清中HPV L1各抗体 | 第26-27页 |
3.2.2 SDS-PAGE凝胶电泳法考察纯化所得到的豚鼠血清中HPV L1多抗的纯度 | 第27页 |
3.2.3 BCA-100蛋白定量测定试剂盒检测纯化后豚鼠血清中HPV各亚型多抗的浓度 | 第27-28页 |
3.3 鼠单抗和羊多抗对HPV L1亲和性考察 | 第28-29页 |
3.4 ELISA法包被抗体可用性检验、浓度优化和二抗浓度的优化 | 第29-31页 |
3.5 考察5%胎牛血清与PBS两种抗原稀释液对ELISA试验影响 | 第31-32页 |
3.6 ELISA法检测发酵液中HPV 16 L1含量 | 第32页 |
3.7 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摇瓶发酵HPV 16 VLPs培养条件优化 | 第34-50页 |
4.1 细胞破壁条件优化 | 第34-35页 |
4.2 重组毕赤酵母甲醇诱导培养表达HPV 16 VLPs | 第35-36页 |
4.3 甲醇浓度对重组毕赤酵母表达HPV 16 VLPs的影响 | 第36-39页 |
4.4 pH对重组毕赤酵母表达HPV 16 VLPs的影响 | 第39-40页 |
4.5 不同诱导温度对重组毕赤酵母表达HPV 16VLPs的影响 | 第40-43页 |
4.6 硫酸铵对菌体生长和HPV 16 VLPs表达的影响 | 第43-46页 |
4.6.1 指数生长期添加硫酸铵对发酵的影响 | 第45页 |
4.6.2 稳定生长期添加硫酸铵对发酵的影响 | 第45-46页 |
4.7 油酸(Oleic acid)对毕赤酵母发酵表达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影响 | 第46-49页 |
4.7.1 诱导初期添加油酸对发酵影响 | 第47-48页 |
4.7.2 诱导中期添加油酸对发酵影响 | 第48-4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重组毕赤酵母发酵HPV 16 VLPs过程分析与工艺控制 | 第50-57页 |
5.1 HPV 16 VLPs发酵过程中单体L1含量与甲醇浓度相关关系 | 第50-51页 |
5.2 HPV 16 VLPs发酵过程中甲醇浓度、L1表达与VLPs自组装相关分析 | 第51-52页 |
5.3 30L生物反应器验证甲醇浓度对L1表达与VLPs组装的影响 | 第52-53页 |
5.4 发酵过程中L1、VLP含量与细胞密度、OUR相关性分析 | 第53-55页 |
5.4.1 底物甲醇限制诱导发酵OUR与L1表达、VLP组装的关系 | 第53-55页 |
5.4.2 底物甲醇充足诱导发酵OUR与L1表达、VLP组装的关系 | 第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