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酚前驱物形成二恶英机理的理论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二恶英类物质简介 | 第13-20页 | 1.2.1 二恶英类物质的结构及其性质 | 第13-14页 | 1.2.2 二恶英类物质的来源和危害 | 第14-16页 | 1.2.3 二恶英类物质的形成机理 | 第16-19页 | 1.2.4 影响二恶英类物质形成的因素 | 第19-20页 | 1.2.5 控制二恶英类物质形成的方法 | 第20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第29-38页 | 2.1 量子化学计算 | 第29-36页 | 2.1.1 薛定谔方程 | 第29-30页 | 2.1.2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 第30-33页 | 2.1.3 基组(basis set) | 第33页 | 2.1.4 结构优化及频率计算 | 第33-34页 | 2.1.5 内禀反应坐标理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氯酚前驱物生成PCDD/Fs的新机理及其动力学研究 | 第38-52页 | 3.1 背景介绍 | 第38-39页 | 3.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3.3.1 H抽提2-氯酚生成各种自由基的反应 | 第39-42页 | 3.3.2 氯代苯氧自由基的形成 | 第42页 | 3.3.3 取代苯自由基的形成 | 第42-43页 | 3.3.4 取代苯氧双自由基的形成 | 第43-44页 | 3.3.5 PCDD/Fs的形成机理 | 第44-46页 | 3.3.6 自由基形成反应的动力学计算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第四章 CuO/SiO_2催化2,4,5-三氯酚形成PCDD/Fs机理的理论研究 | 第52-68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52-53页 | 4.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3页 | 4.3.1 2,4,5-TCP分子间缩合反应 | 第53-55页 | 4.3.2 2,4,5-TCP与CuO的反应 | 第55-57页 | 4.3.3 2,4,5-T6P与(SiO_2)_2团簇的反应 | 第57-60页 | 4.3.4 氯酚盐和H,Cl和OH自由基的反应 | 第60-62页 | 4.3.5 2,4,5-三氯代苯氧自由基形成TCDD的反应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英文译文 | 第70-78页 | 附件 | 第78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