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等离子体射流辅助离子化源的研制及其与飞行时间质谱仪的联用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仪器分析法(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论文质谱分析论文质谱分析论文
等离子体射流辅助离子化源的研制及其与飞行时间质谱仪的联用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质谱分析方法第11-13页
    1.1.2 等离子体技术第13-14页
  1.2 常压质谱离子化源的研究背景第14-15页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常压离子化源的研究进展第16-26页
  2.1 基于ESI的常压离子化技术第17-21页
    2.1.1 解析电喷雾离子化(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DESI)第17-18页
    2.1.2 电喷雾萃取离子化(Desoption Sampling Extrac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ESI)第18-19页
    2.1.3 电喷雾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Electrospray-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ELDI)第19-20页
    2.1.4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喷雾离子化(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LDESI)第20-21页
    2.1.5 激光烧蚀电喷雾离子化(Laser Ablation-electrospray Ionization,LAESI)第21页
    2.1.6 解吸声速喷雾离子化(Desorption Sonic Spray Ionization,DeSSI)第21页
  2.2 基于APCI的常压离子化技术第21-26页
    2.2.1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离子化(Surface Desorption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SDAPCI)第21-22页
    2.2.2 常压固体分析探针离子化(Atmospheric Pressure Solids Analysis Probe,ASAP)第22页
    2.2.3 介质阻挡放电离子化(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onization,DBDI)第22-23页
    2.2.4 直接实时离子化(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DART)第23-24页
    2.2.5 低温等离子体探针离子化(Low-Temperature Plasma Probe,LTP)第24-25页
    2.2.6 微波诱导等离子体解吸离子化 ( Microwave-Induced Plasma Desorption/Ionization Source, MIPDI)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等离子体射流辅助喷雾离子化源(PSI)的研制第26-30页
  3.1 等离子体喷射流辅助喷雾离子化源的结构第26-27页
  3.2 等离子体喷射流辅助喷雾离子化源离子化机理推断第27-30页
第四章 大气压飞行时间质谱仪的搭建第30-60页
  4.1 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简介第30-32页
    4.1.1 飞行时间质谱仪在国外的发展第30-31页
    4.1.2 飞行时间质谱仪在国内的发展第31-32页
  4.2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的原理第32-37页
    4.2.1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第32-33页
    4.2.2 直线式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第33-35页
    4.2.4 垂直引入式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第35页
    4.2.5 垂直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第35-37页
  4.3 仪器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第37-48页
    4.3.1 仪器分辨率第37-45页
    4.3.2 分析器灵敏度第45-47页
    4.3.3 质量精度及校准第47-48页
  4.4 大气压飞行时间质谱仪的搭建第48-60页
    4.4.1 大气压质谱仪器的总体结构第48-50页
    4.4.2 仪器部件清洗第50页
    4.4.3 仪器传输部分的装配第50-55页
    4.4.4 质量分析器装配第55-60页
第五章 离子化源与飞行时间质谱仪的联用及基础应用研究第60-75页
  5.1 离子化源与仪器的联用第60-63页
    5.1.1 仪器性能调试第60-62页
    5.1.2 离子化源与质谱仪器的联用第62-63页
  5.2 等离子体辅助电离源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3-70页
    5.2.1 放电电极的相对位置的影响第63-64页
    5.2.2 放电气体介质的影响第64-65页
    5.2.3 放电气体流速的选择第65-67页
    5.2.4 放电电源频率的选择第67-68页
    5.2.5 放电电源电压的选择第68-70页
  5.3 等离子体射流辅助电离源(PSI)与ESI电离源性能比较第70-74页
  5.4 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76页
  6.2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的项目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本篇论文共86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等离子体射流辅助离子化源的研制及
空气动力辅助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
银、铜纳米簇的合成及其在生化分析
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蛋白质双
基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四苯乙
SERS在研究分子在银表面的吸附行为
基于荧光金纳米簇的传感器研究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与高效液相色谱联
二氧化硫和二硫化碳气体测量的吸收
SERS滤纸基底的制备及其用于检测食
荧光示踪法检测微量组分在聚合物中
腈基拟除虫菊酯及H2S的
免疫纸芯片的设计和制作新方法研究
以SYBR Green Ⅰ为探针的非标记型荧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淫羊藿成分
Ag@PDA@Au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面
基于金属纳米簇的光学分析方法研究
纳米金—声致发光分析方法研究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2,3,5-三甲基
疏水性金纳米结构用于持久性有毒污
静电相互作用的固相微萃取与表面增
纳米银增强Tb3+发光测定
纳米银与表面活性剂协同增强漆黄素
基于SpA定向修饰的金3DNEEs的AFB
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纳米Fe3
铜基纳米材料及其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生物切割电化学发光传感新方法的研
细胞中microRNA的分析及细胞形态研
石胆酸盐水凝胶的形成、性质与应用
C_nE_m稳定的疏水离子液体基微乳液
固体表面介导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和
温度敏感性聚(N-叔丁基丙烯酰胺-c
基于β-环糊精的功能性水凝胶的构筑
氢键与疏水聚集作用力协同诱导的高
双先驱体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气凝
杯[4]芳烃胆固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
基于PEG类聚物温度/pH敏感性水凝胶
基于NBD的荧光分子凝胶—制备与性能
水玻璃制备低密度SiO2
光及大分子调控的表面改性及其应用
壳聚糖键合硅胶的制备及其对Cr(Ⅵ)
基于石墨烯探究官能团对SO2
微波辅助改性螯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对
典型重金属离子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
材料表面蛋白质吸附定量表征方法的
有机分子在铁磁表面吸附问题的研究
蛋白质在材料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
固体表面介导离子型单链表面活性剂
镍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
稀土镱掺杂Ti/SnO2-Sb电
硫脲配合物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后处
氧化亚铜光电极的制备、表面修饰和
LiFePO4/石墨烯/碳纳米管正极复合材
氧化亚铜薄膜光电极的表面修饰
“离子液体/电极”界面电场分布的电
氧化镍材料及石墨烯负载硫化钴材料
现场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法研究离子液
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
二氧化锡—碳基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
锑基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及
石墨烯/COF复合材料制备及其超电容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的
CuSe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
纳米氧化锆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有机磷
石墨烯基空心纳米球电极材料构筑及
 
大气压飞行时间质谱仪论文 介质阻挡放电论文 等离子体射流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张**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