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乳酸菌胞外多糖 | 第10页 |
1.2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 | 第10-11页 |
1.2.1 改善菌株对肠道粘膜的吸附 | 第10页 |
1.2.2 对细胞体的保护作用 | 第10页 |
1.2.3 抗肿瘤作用 | 第10-11页 |
1.3 多糖磷酸化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1 磷酸盐 | 第11页 |
1.3.2 磷酸和磷酸酐 | 第11页 |
1.3.3 磷酰氯 | 第11-12页 |
1.4 自由基对生物体的损伤 | 第12页 |
1.5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方法 | 第12-14页 |
1.5.1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12-13页 |
1.5.2 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测定 | 第13页 |
1.5.3 还原能力的测定 | 第13页 |
1.5.4 抑制脂类物质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13页 |
1.5.5 体内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13-14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0页 |
第2章 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的磷酸化修饰 | 第20-3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0页 |
2.1.2 方法 | 第20-23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3-29页 |
2.2.1 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的得率 | 第24页 |
2.2.2 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的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 | 第24-25页 |
2.2.3 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的Sepharose 4B凝胶柱层析分离 | 第25-26页 |
2.2.4 磷酸化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的优化方案设计 | 第26-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第3章 磷酸化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33-5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7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3.1.2 方法 | 第33-3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6页 |
3.2.1 总糖含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3.2.2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第38-39页 |
3.2.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9-40页 |
3.2.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3.2.5 紫外光谱扫描 | 第41-42页 |
3.2.6 磷酸化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对OH·的清除作用 | 第42-43页 |
3.2.7 磷酸化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对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 | 第43-44页 |
3.2.8 磷酸化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还原力的测定 | 第44-45页 |
3.2.9 磷酸化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对DPPH的清除作用 | 第45-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第4章 磷酸化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保护作用 | 第51-7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5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51页 |
4.1.2 方法 | 第51-5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5-71页 |
4.2.1 小鼠的生长状况 | 第55-56页 |
4.2.2 EPS-2、PEPS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第56-57页 |
4.2.3 EPS-2、PEPS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57-62页 |
4.2.4 EPS-2、PEPS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主要脏器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62-68页 |
4.2.5 EPS-2、PEPS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影响 | 第68-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全文结论 | 第74-7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