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黄铁矿简介 | 第10-12页 |
1.2.1 黄铁矿的成分以及晶体结构 | 第10-11页 |
1.2.2 黄铁矿的电学性质以及其半导体特性 | 第11-12页 |
1.3 矿山酸性废水的形成、特点及其危害 | 第12-14页 |
1.4 矿山酸性废水的治理 | 第14-16页 |
1.4.1 化学法 | 第14页 |
1.4.2 物理法 | 第14-15页 |
1.4.3 生物法 | 第15页 |
1.4.4 其他方法 | 第15-16页 |
1.5 聚硅氧烷的介绍 | 第16-17页 |
1.6 电化学方法评价介绍 | 第17-20页 |
1.7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包膜前后黄铁矿在模拟环境下的电化学研究 | 第22-5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与制备 | 第22-27页 |
2.2.1 黄铁矿及其成分分析 | 第22-24页 |
2.2.2 电极制备 | 第24-25页 |
2.2.3 实验溶液体系 | 第25页 |
2.2.4 测试方法 | 第25-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49页 |
2.3.1 包覆聚硅氧烷钝化剂黄铁矿的表面表征 | 第27-31页 |
2.3.2 不同比例聚硅氧烷改性剂的保护效果 | 第31-32页 |
2.3.3 普遍 pH=4 环境中的膜层的保护效果 | 第32-43页 |
2.3.4 极端 pH=2 环境中的膜层的保护效果 | 第43-45页 |
2.3.5 pH 值对膜层保护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2.3.6 不同 Fe~(3+)浓度对膜层的保护效果 | 第46-47页 |
2.3.7 膜层的耐冲刷性评价 | 第47-49页 |
2.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包膜前后黄铁矿的疏水性研究 | 第50-66页 |
3.1 引言 | 第50-51页 |
3.2 实验方法及设备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4页 |
3.3.1 钝化剂中聚硅氧烷的比例对疏水性效果的影响 | 第52-60页 |
3.3.2 pH 值对黄铁矿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3 Fe~(3+)浓度对黄铁矿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3.3.4 不同体积水冲刷对黄铁矿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3.4 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