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与实证分析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第14-16页 | (一)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概念 | 第14-16页 | (二)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绩效评价 | 第16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现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及分析 | 第18-24页 | 一、现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简述 | 第18-21页 | (一) 目标完成情况 | 第18-20页 | (二) 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 | 第20-21页 | (三) 权重 | 第21页 | 二、对现行考核指标体系的评价 | 第21-24页 | (一) 优点 | 第21页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及其内涵 | 第24-42页 | 一、指标筛选的原则 | 第24-25页 | (一) 核心性原则 | 第24页 | (二) 全面性原则 | 第24页 | (三) 层次性原则 | 第24页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4页 | (五) 可比性原则 | 第24-25页 | (六)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 第25页 | 二、指标确定的步骤 | 第25-26页 | 三、各指标含义 | 第26-29页 | (一) 目标层:用水总量控制 | 第26-27页 | (二) 目标层:用水效率控制 | 第27-28页 | (三) 目标层: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 第28-29页 | (四) 目标层: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 | 第29页 | 四、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9-40页 | (一) 层次分析法 | 第30-31页 | (二) 目标层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 第31-32页 | (三) 类型层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 第32-34页 | (四) 指标层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 第34-40页 | 五、新指标体系的优势分析 | 第40-42页 | (一) 更全面,更系统 | 第40页 | (二) 可以体现变化趋势 | 第40页 | (三) 科学性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以云南滇中新区为例 | 第42-50页 | 一、云南滇中新区 | 第42-43页 | (一) 总体概况 | 第42页 | (二) 基本水情 | 第42-43页 | 二、计分方法 | 第43-44页 | (一) 已划定红线的指标 | 第43页 | (二) 正向指标 | 第43页 | (三) 负向指标 | 第43-44页 | (四) 专家打分指标 | 第44页 | 三、云南滇中新区2014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绩效得分情况 | 第44-47页 | (一)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层 | 第44页 | (二) 用水效率控制目标层 | 第44-45页 | (三)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层 | 第45-46页 | (四) 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目标层 | 第46页 | (五) 总体评分 | 第46-47页 | 四、数据分析评价 | 第47-48页 | (一) 用水总量控制 | 第47页 | (二) 用水效率控制 | 第47-48页 | (三)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 | 第48页 | (四) 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 | 第48页 | 五、云南滇中新区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一)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 第48-49页 | (二) 做好水资源基础的统计,建立信息化系统 | 第49页 | (三)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行政资源落实考核成果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