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参审制度改革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刑事参审制度的概念界定及发展历史概述 | 第9-15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二) 刑事参审制度发展历史概述 | 第10-15页 | · 刑事参审制度在法国的产生 | 第10-11页 | · 刑事参审制度在德国的产生 | 第11-12页 | · 刑事参审制度在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传播与发展 | 第12-13页 | · 刑事参审制度在我国的产生及发展 | 第13-15页 | 二、我国刑事参审制度评析 | 第15-32页 | (一) 我国刑事参审制度的特点 | 第16-24页 | · 参审法庭的组成 | 第16-17页 | · 参审法庭的适用范围 | 第17-19页 | · 参审法庭适用的程序选择权 | 第19-20页 | · 参审员的资格、任期与遴选 | 第20-23页 | · 参审员的审理和裁判权 | 第23-24页 | (二) 我国刑事参审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 参审员的作用有限 | 第24-25页 | · 参审员的规范性不足 | 第25页 | · 参审员的公众认知度不够 | 第25-26页 | · 参审制度本身的某些设计不尽合理 | 第26页 | (三) 我国刑事参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 关于我国刑事参审制度的价值定位 | 第27-28页 | · 关于我国刑事参审制度运作所需的配套制度和措施 | 第28-31页 | · 关于我国刑事参审制度设置具体内容时的现实依据 | 第31-32页 | 三、我国刑事参审制度的改革及完善 | 第32-43页 | (一) 我国选择参审制度的必然性及具体参照模式选择 | 第32-35页 | (二) 我国刑事参审制度的具体改革方案 | 第35-41页 | · 参审法庭的组成及表决规则 | 第35-36页 | · 适用参审制的案件范围及程序选择 | 第36-37页 | · 参审员的资格、遴选及任期 | 第37-39页 | · 参审员的权限 | 第39页 | · 指示及评议 | 第39-41页 | (三) 与刑事参审制度改革相关的其他配套措施 | 第41-43页 | · 相关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 第41页 | · 引导民众转变观念,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 第41-43页 | 参考资料 | 第43-48页 | 后记 | 第4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