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乙型脑炎的概述 | 第9-10页 |
· 历史分布及流行病学 | 第9页 |
· 传播途径 | 第9-10页 |
· 临床表现 | 第10页 |
· 乙型脑炎病毒的概述 | 第10-13页 |
· 病毒基因组结构及蛋白功能 | 第10页 |
· 病毒的分型及流行特征 | 第10-11页 |
· 乙型脑炎疫苗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第2章 乙脑疫苗株在细胞和乳鼠颅内中的连续传代 | 第15-23页 |
· 材料 | 第15-16页 |
· 病毒株、细胞株、小鼠 | 第15页 |
· 试剂,仪器 | 第15-16页 |
· 方法 | 第16-18页 |
· 细胞的冻存 | 第16页 |
· 细胞的复苏 | 第16页 |
· 疫苗株 SA14-14-2 的扩大培养 | 第16页 |
· 疫苗株 SA14-14-2 在 Vero 细胞中的连续传代 | 第16-17页 |
· 疫苗株 SA14-14-2 在乳鼠颅内增殖力的测定 | 第17页 |
· 疫苗株 SA14-14-2 在乳鼠颅内的连续传代 | 第17-18页 |
· 病毒滴度的测定 | 第18页 |
· 结果 | 第18-21页 |
· 疫苗株 SA14-14-2 在 Vero 细胞的连续传代 | 第18-19页 |
· 疫苗株 SA14-14-2 在乳鼠颅内的复制能力 | 第19-20页 |
· 疫苗株 SA14-14-2 在乳鼠颅内的连续传代 | 第20-21页 |
· 讨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体外传代的疫苗株的遗传稳定性和毒力特征评价 | 第23-34页 |
· 材料 | 第23-24页 |
· 毒株、小鼠和细胞系 | 第23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 方法 | 第24-28页 |
· 引物设计 | 第24-26页 |
· 子代病毒 RNA 及 cDNA 的制备 | 第26-27页 |
· 病毒 cDNA 的分段 PCR 扩增及回收 | 第27页 |
· 分片段的序列测定和比对 | 第27-28页 |
· 空斑形态的比较 | 第28页 |
· 病毒对成鼠毒力的测定 | 第28页 |
· 结果 | 第28-32页 |
· 体外传代所得子代病毒基因组扩增分片段及产生突变位点的鉴定 | 第28-29页 |
· 体外传代所得子代病毒基因序列分析 | 第29-31页 |
· 疫苗株体外传代后子代病毒空斑形态的比较 | 第31页 |
· 疫苗株体外传代后毒力特征的评价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4页 |
第4章 体内传代的疫苗株的遗传稳定性和毒力特征评价 | 第34-49页 |
· 材料 | 第35-36页 |
· 毒株、小鼠和细胞系 | 第35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 方法 | 第36-37页 |
· 引物设计 | 第36页 |
· 子代病毒 RNA 及 cDNA 的制备 | 第36页 |
· 病毒 cDNA 的分段 PCR 扩增及回收 | 第36页 |
· 分片段的序列测定和比对 | 第36页 |
· 空斑纯化 | 第36-37页 |
· 空斑形态的比较 | 第37页 |
· 病毒对成鼠毒力的测定 | 第37页 |
· 突变率的计算 | 第37页 |
· 结果 | 第37-45页 |
· 体内传代所得子代病毒基因组扩增分片段及产生突变位点的鉴定 | 第37-38页 |
· 体内传代所得子代病毒基因序列分析 | 第38-42页 |
· 疫苗株体内传代后子代病毒空斑形态的比较 | 第42页 |
· 鼠脑传代所得子代病毒 P4 和 P8 单克隆空斑形态的比较 | 第42-43页 |
· 疫苗株体内传代后减毒特征的评价 | 第43-45页 |
· 讨论 | 第45-4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