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19页 |
· 早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页 |
· 新古典增长理论 | 第17-18页 |
· 内生增长理论 | 第18页 |
· 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9-21页 |
· 增长极理论 | 第19页 |
· 威廉姆逊倒U型假说 | 第19-20页 |
· 梯度推移理论 | 第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3 生态技术创新水平的衡量和差异化研究 | 第21-36页 |
· 构建生态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1-25页 |
· 选择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 | 第21-24页 |
·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 | 第24页 |
·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24-25页 |
· 建立衡量生态技术创新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 | 第25-35页 |
· 变量共同度分析 | 第25-26页 |
· 因子提取和因子命名 | 第26-30页 |
· 确定公共因子权重和因子得分 | 第30-31页 |
· 构建模型 | 第31-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生态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6-47页 |
·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 第36-37页 |
· 理论模型及变量的选择 | 第37-38页 |
· 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 第38-39页 |
· 生态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 第39-42页 |
· 东部地区生态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西部地区生态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东部和西部地区生态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生态技术创新、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2-46页 |
· 东部生态技术创新、劳动力和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2-44页 |
· 西部生态技术创新、劳动力和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东部和西部生态技术创新、劳动力和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 政策建议 | 第47-48页 |
· 树立生态思想,增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第47-48页 |
· 建立健全区域生态技术创新能力的机制 | 第48页 |
· 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引导当地企业的生态技术创新 | 第48页 |
· 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 | 第48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