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 |
论文目录 | | 一、社会保障与消费相关性的理论探析 | 第1-15
页 | (一) 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福利经济理论简述 | 第8-11
页 |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有效需求理论 | 第8-9
页 |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 第9-10
页 | ·弗里德曼和莫迪利安尼的前瞻性消费理论 | 第10
页 | ·利兰德的预防性储蓄理论 | 第10-11
页 | ·庇古的福利经济理论 | 第11
页 | (二) 社会保障对消费的作用机制 | 第11-15
页 | ·社会保障对消费的直接影响 | 第11-13
页 | ·社会保障对消费的间接影响 | 第13-15
页 | (1) 社会保障以储蓄为中介对消费产生影响 | 第13-14
页 | (2) 社会保障以投资为中介对消费产生影响 | 第14-15
页 | 二、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第15-44
页 | (一) 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国际比较 | 第15-19
页 | ·低保障国家的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第15-16
页 | ·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第16-19
页 | (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第19-44
页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与现实 | 第19-28
页 | (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19-22
页 | (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状况 | 第22-28
页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下的居民消费行为 | 第28-30
页 | ·我国的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相关性 | 第30-35
页 | ·我国的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具体影响 | 第35-44
页 | (1) 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第36-37
页 | (2) 我国社会保障的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第37-40
页 | (3) 我国社会保障的项目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第40-43
页 | (4) 我国社会保障的筹资方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第43-44
页 |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居民消费 | 第44-61
页 | (一)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适当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调节居民的即期消费能力 | 第45-49
页 |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 第45-48
页 | ·适当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 | 第48-49
页 | (二) 合理选择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方式,调节居民的远期消费能力 | 第49-53
页 |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 第49-51
页 |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 | 第51-52
页 | ·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 第52-53
页 | (三) 完善社会保障的项目、内容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调节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倾向 | 第53-61
页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项目、内容,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 第53-54
页 | ·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 第54-61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