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第9-13页 | 一、 国外媒介素养研究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 第9-10页 | 二、 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及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 第10-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第13-16页 | 第一节 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影响与传媒变革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针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一、 结合在校大学生特点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14-15页 | 二、 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 第16-19页 | 一、 媒介接触情况 | 第16-17页 | 二、 对媒介的认知及使用情况 | 第17-18页 | 三、 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和自律意识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一、 传统媒体影响弱化,新媒体备受青睐 | 第19页 | 二、 沉浸在“拟态环境”中,缺乏现实交流 | 第19页 | 三、 偏爱新媒体消费方式,“把关人”角色淡化 | 第19-20页 | 四、 在接受信息的同时,缺乏对信息的反馈意识 | 第20页 | 五、 缺乏自律,媒体道德规范意识不强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一、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欠缺,没有学习和实践的媒体环境 | 第21页 | 二、 媒体公信力降低,影响大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 | 第21-22页 | 三、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障碍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调整 | 第23-30页 | 第一节 针对传统媒体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变化 | 第23-24页 | 一、 增加传媒认知,了解传媒内容制作过程 | 第23-24页 | 二、 建立传媒内容批判性使用的意识和能力 | 第24页 | 第二节 针对新媒体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调整 | 第24-30页 | 一、 认识新媒体 | 第25-26页 | 二、 增强对媒介内容的思辨意识 | 第26-27页 | 三、 培养参与互动传媒的意识和技巧 | 第27-28页 | 四、 强化媒体内容创作的“自律”和“他律”意识 | 第28-30页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第30-32页 | 一、 制定并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政策 | 第31页 | 二、 科学定位媒介产业,注重媒介的双重功能属性 | 第31页 | 三、 塑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氛围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媒介发挥引导作用 | 第32-33页 | 一、 媒介发挥“把关人”的作用,提高自身公信力 | 第32页 | 二、 充分调动媒介资源发挥信息传播优势 | 第32页 | 三、 为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学校发挥教导作用 | 第33-37页 | 一、 课程设置 | 第33-34页 | 二、 师资安排 | 第34页 | 三、 教学资料与资源完善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件 | 第41-43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