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免证权”条款的伦理基础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域外免证权的范围与相关制度发展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由“奥农多加藏尸案”说起 | 第10-11页 | 一、 “奥农多加藏尸案” | 第10页 | 二、 域外免证权的范围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域外律师免证权与亲属免证权的发展 | 第11-15页 | 一、 律师免证权制度的发展 | 第12页 | 二、 亲属免证权制度的发展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我国免证权的确立与伦理基础探寻 | 第15-22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免证权的缺位与突破 | 第15-16页 | 一、 我国原有刑事诉讼制度中免证权的缺位 | 第15页 | 二、 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正对免证权的突破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亲属免证权的传统伦理文化基础 | 第16-19页 | 一、 我国古代“亲亲相隐”的双重内涵 | 第16-17页 | 二、 “亲亲相隐”在中国历代律例中的体现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律师免证权的职业伦理基础 | 第19-22页 | 一、 律师应当守信于委托人 | 第19-20页 | 二、 律师对案件公正的追求及对社会公正的维护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诉讼免证权条款的伦理价值诉求 | 第22-32页 | 第一节 免证权条款的伦理价值权衡 | 第22-27页 | 一、 对秩序价值的尊重 | 第22-23页 | 二、 充分考虑效率价值 | 第23-25页 | 三、 在过程中充分进行利益权衡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刑事诉讼免证权条款的当代伦理意蕴 | 第27-32页 | 一、 免证权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 | 第28页 | 二、 免证权体现了家国相通的伦理政治 | 第28-29页 | 三、 免证权体现了对义务冲突的协调解决 | 第29-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
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