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内容结构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15-29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2.1.1 经典激励理论回顾 | 第15-17页 |
2.1.2 成功企业对于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创新理念案例 | 第17-23页 |
2.1.3 研究述评 | 第23-24页 |
2.2 知识型员工的研究综述 | 第24-25页 |
2.2.1 关于知识型员工内涵的认识 | 第24页 |
2.2.2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需求 | 第24-25页 |
2.3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综述 | 第25-27页 |
2.3.1 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2.3.2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 第26-27页 |
2.4 ERG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第27页 |
2.5 简要述评 | 第27-29页 |
第3章 X公司基于ERG理论的知识型员工需求因素调查及分析 | 第29-37页 |
3.1 X公司概况 | 第29-33页 |
3.1.1 组织结构 | 第30页 |
3.1.2 人员构成 | 第30-31页 |
3.1.3 X公司现行的ERG激励措施及政策制度 | 第31-33页 |
3.2 基于ERG理论的知识型员工需求因素调查方法介绍 | 第33页 |
3.3 问卷设计 | 第33-34页 |
3.3.1 问卷结构 | 第33页 |
3.3.2 知识型员工ERG的激励性因素设计 | 第33-34页 |
3.4 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34-37页 |
第4章 X公司现行的ERG激励机制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7-46页 |
4.1 X公司ERG激励机制效果分析 | 第37-43页 |
4.1.1 激励性因素重要程度排序 | 第37-38页 |
4.1.2 激励制度优化在知识型员工E(生存)需求上的影响 | 第38-39页 |
4.1.3 激励制度优化在知识型员工R(关系)需求上的影响 | 第39-41页 |
4.1.4 激励制度优化在知识型员工G(发展)需求上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 X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 第43-46页 |
4.2.1 薪酬及福利待遇满意度低 | 第43页 |
4.2.2 缺乏对知识型员工个人成长及发展的长期培养 | 第43-44页 |
4.2.3 缺乏对知识型员工充分的授权 | 第44页 |
4.2.4 领导层的管理松散 | 第44页 |
4.2.5 缺乏管理制度体系的支持 | 第44-46页 |
第5章 基于ERG理论的激励措施优化及对策设计 | 第46-51页 |
5.1 基于生存需求(E)维度的激励机制 | 第46-47页 |
5.1.1 结合行业状况提升整体的薪酬水平 | 第46-47页 |
5.1.2 建立公平、有激励的考核体系 | 第47页 |
5.1.3 建立员工持股计划 | 第47页 |
5.2 基于关系需求维度(R)的激励机制 | 第47-49页 |
5.2.1 企业文化的激励 | 第48页 |
5.2.2 提高管理能力,推行导师制度 | 第48-49页 |
5.2.3 完善和改进管理制度体系 | 第49页 |
5.3 基于发展需求维度(G)的激励机制 | 第49-51页 |
5.3.1 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管理,创造自主、创新的工作环境 | 第49-50页 |
5.3.2 建立学习型组织,注重培训与开发 | 第50页 |
5.3.3 全面推进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创新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1-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6.2 局限 | 第52-53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