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磁热疗的发展及目前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3 磁流体简介 | 第14-16页 |
1.4 磁流体热疗的制热机理 | 第16-17页 |
1.5 磁流体热疗的特点 | 第17-19页 |
1.6 钙钛矿系列锰氧化物的结构与物性 | 第19-22页 |
1.6.1 钙钛矿系列锰氧化物的结构 | 第19-20页 |
1.6.2 钙钛矿系列锰氧化物磁性的来源 | 第20-21页 |
1.6.3 掺杂对钙钛矿物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2-24页 |
1.7.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7.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表征方法 | 第28-39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8-30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2 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30-31页 |
2.2.1 水热法 | 第30页 |
2.2.2 溶胶凝胶法 | 第30-31页 |
2.2.3 高能球磨法 | 第31页 |
2.3 样品的表征 | 第31-38页 |
2.3.1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31-32页 |
2.3.2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第32-33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3-34页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4-35页 |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FITR) | 第35-36页 |
2.3.6 激光动态散射仪(DLS) | 第36-37页 |
2.3.7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La_(1-x)Sr_xMnO_3(0.25≤X≤0.35)及其磁致热性能研究 | 第39-53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41-50页 |
3.3.1 温度、时间、填充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41页 |
3.3.2 矿化剂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3 球磨时间对产物物相和形貌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4 掺杂不同量Sr~(2+)对产物物相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5 球磨包覆前后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6 HA@La_(0.7)Sr_(0.3)MnO_3磁流体粒度分析 | 第46-47页 |
3.3.7 不同Sr掺杂量样品的居里温度对比 | 第47页 |
3.3.8 不同表面活性剂和不同Sr含量对产物磁致热性能的影响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La_(0.7)Sr_(0.3-x)Ba_xMnO_3(0≤X≤0.15)及其磁致热性能研究 | 第53-73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3-55页 |
4.2.1 H2O2溶胶凝胶法 | 第53-54页 |
4.2.2 PVA溶胶凝胶法 | 第54-55页 |
4.3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5-70页 |
4.3.1 以双氧水作为螯合剂不同二价元素的引入对产物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2 不同螯合剂对产物物相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3 掺杂不同量Ba~(2+)对产物物相和磁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4 掺杂不同量Ba~(2+)的样品球磨前后的形貌及磁性能变化 | 第60-65页 |
4.3.5 掺杂不同量Ba~(2+)的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 第65-66页 |
4.3.6 掺杂不同量Ba~(2+)对磁流体磁致热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7 HA@La_(0.7)Sr_(0.25)Ba_(0.05)MnO_3磁流体细胞毒性分析 | 第67-68页 |
4.3.8 HA@La_(0.7)Sr_(0.25)Ba_(0.05)MnO_3磁流体细胞靶向性分析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第五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La_(0.7)Sr_(0.3-x)Bi_xMn_(1-y)Bi_yO_3(0≤x≤0.15,0≤y≤0.2)及其磁致热性能研究 | 第73-86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73-74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4-84页 |
5.3.1 不同含量Bi元素替代Sr/Mn后对产物物相和性能的影响 | 第74-77页 |
5.3.2 高能球磨前后样品的形貌变化 | 第77-78页 |
5.3.3 不同掺杂量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8-79页 |
5.3.4 球磨前后样品的粒度分析 | 第79页 |
5.3.5 不同掺杂量样品的居里温度分析 | 第79-80页 |
5.3.6 不同表面活性剂涂覆对样品磁性能的影响 | 第80-81页 |
5.3.7 不同表面活性剂涂覆对样品颗粒尺寸的影响 | 第81页 |
5.3.8 不同磁流体样品的热转换能力研究 | 第81-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磁性纳米粒子交换耦合对热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86-100页 |
6.1 引言 | 第86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86-87页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7-98页 |
6.3.1 不同量CoFe_2O_4与La_(0.7)Sr_(0.2)Bi_(0.1)MnO_3核壳结构的研究 | 第87-89页 |
6.3.2 La_(0.7)Sr_(0.2)Bi_(0.1)MnO_3球磨前后的形貌及磁性能变化 | 第89-90页 |
6.3.3 不同XFe_2O_4与La_(0.7)Sr_(0.2)Bi_(0.1)MnO_3形成核壳结构的研究 | 第90-92页 |
6.3.4 Zn_xMn_(1-x)Fe_2O_4@LSMO复合材料的物相及磁性能 | 第92-94页 |
6.3.5 Zn_xCo_(1-x)Fe_2O_4@LSMO复合材料的物相及磁性能 | 第94-95页 |
6.3.6 X为Mn和Co时核壳材料的磁性能对比 | 第95-96页 |
6.3.7 XFe_2O_4@La_(0.7)Sr_(0.2)Bi_(0.1)MnO_3的热升温性能汇总 | 第96-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0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00-102页 |
7.1 结论 | 第100-101页 |
7.2 展望 | 第101-102页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