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中表情包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郑州市大学生为例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社交媒体中表情包现状概述 | 第12-23页 | 2.1 社交媒体的崛起 | 第12-13页 | 2.2 表情包的流行 | 第13-23页 | 2.2.1 表情包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2 表情包的发展 | 第15-18页 | 2.2.3 表情包的分类 | 第18-21页 | 2.2.4 表情包的特点 | 第21-23页 | 3 大学生使用表情包情况调查设计 | 第23-28页 | 3.1 调查动因 | 第23-24页 | 3.2 调查内容 | 第24页 | 3.3 调查方法 | 第24-25页 | 3.4 理论依据 | 第25-27页 | 3.5 样本回收 | 第27-28页 | 4 大学生使用表情包认知分析 | 第28-38页 | 4.1 大学生对表情包的认知较为理性 | 第28-30页 | 4.2 大学生表情包消费意识健康 | 第30-32页 | 4.3 对表情包的评价与表情包的使用频率呈正相关 | 第32-34页 | 4.4 情感表达和个性驱动为使用表情包的主要动因 | 第34-36页 | 4.5 大学生借助表情包获得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 | 第36-38页 | 5 大学生使用表情包行为分析 | 第38-50页 | 5.1 大学生乐用乐创表情包 | 第38-41页 | 5.2 大学生倾向在即时通讯媒体中使用表情包 | 第41-42页 | 5.3 表情包使用人数随年级变化波动 | 第42-44页 | 5.4 表情包的运用呈现性别差异 | 第44-47页 | 5.5 网络社交状态影响表情包的使用 | 第47-50页 | 6 大学生使用表情包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 第50-54页 | 6.1 表情包使用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 | 第50-52页 | 6.1.1 表情包内容过度娱乐化 | 第50-51页 | 6.1.2 表情包致使网络社交浅显化 | 第51页 | 6.1.3 表情包为群体情绪的发酵提供温床 | 第51-52页 | 6.2 建议 | 第52-54页 | 6.2.1 大学生加强自律意识,提高自我素养 | 第52页 | 6.2.2 设计者优化内容设计,丰富视觉体验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66页 | 1.调查问卷 | 第55-65页 | 2.访谈提纲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和主要学术成果 | 第7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