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法律规制研究 |
论文目录 | |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通道费所涉一般问题概述 | 第10-21页 | 一、通道费的界定及起源 | 第10-12页 | (一) 通道费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 通道费的起源 | 第11-12页 | 二、关于“通道费现象”的争议 | 第12-15页 | (一) “效率学派”与“零售商”对通道费的肯定 | 第12-13页 | 1、理论界“效率学派”对通道费的肯定 | 第12-13页 | 2、实践中“零售商”的观点 | 第13页 | (二) “市场势力学派”与“供应商”对通道费的否定 | 第13-15页 | 1、理论界“市场势力学派”对通道费的否定 | 第13-14页 | 2、实践中“供应商”的观点 | 第14-15页 | 三、通道费在我国的异化及其表现形式 | 第15-17页 | 四、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的法律性质剖析 | 第17-21页 | (一) 大型零售商企业的双边市场属性 | 第18-19页 | 1、双边市场理论的解读 | 第18页 | 2、大型零售商企业平台的双边特性 | 第18-19页 | (二) 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的法律性质——滥用相对优势地位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法律对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规制现状及其缺失 | 第21-30页 | 一、我国规制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21-22页 | 二、我国现行法律对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规制之缺失 | 第22-30页 | (一) 竞争法规制体系存在缺失 | 第22-23页 | 1、反垄断法 | 第22-23页 | 2、反不正当竞争法 | 第23页 | (二) 专门规制层次低,实践操作难 | 第23-26页 | (三) 专门规制法规内容设置不完善 | 第26-27页 | (四) 执法机构设置不科学,执法队伍素质欠佳 | 第27-28页 | (五) 行业规制活跃,但效果不彰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域外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之法律规制及其借鉴 | 第30-40页 | 一、域外部分典型国家或地区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法律规制概述 | 第30-37页 | (一) 美国 | 第30-31页 | (二) 德国 | 第31-33页 | (三) 法国 | 第33-34页 | (四) 日本 | 第34-36页 | 1、日本规制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的立法实践 | 第34-35页 | 2、日本规制滥收通道费的司法实践 | 第35-36页 | (五) 我国台湾地区 | 第36-37页 | 二、域外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借鉴 | 第37-40页 | (一) 明确“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的概念,判断标准及类型等 | 第37-38页 | (二) 明确处理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的专门执法机构 | 第38页 | (三) 强化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的法律责任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大型零售商滥收通道费规制之进路 | 第40-49页 | 一、完善现有的法律规制体系 | 第40-41页 | (一) 修改现有的《反垄断法》 | 第40-41页 | (二) 提升《办法》的效力层级 | 第41页 | 二、完善专门规制法规的内容 | 第41-43页 | (一) 明确界定通道费的“合理”边界 | 第41-43页 | (二) 扩大规制范围 | 第43页 | 三、完善违法责任的相关立法 | 第43-46页 | (一) 民事责任的设定 | 第43-45页 | (二) 行政责任的设定 | 第45页 | (三) 刑事责任的设定 | 第45-46页 | 四、明确执法机构,提升执法队伍的总体素质 | 第46-47页 | 五、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47-49页 | (一) 供应商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 | 第47页 | (二) 零售商行业协会应发挥引导和监督的职能 | 第47-48页 | (三) 加强行业协会之间的桥梁作用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谢辞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与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54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