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及完善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 第8-16页 | (一) 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1、非法证据的概念 | 第8-9页 |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念 | 第9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功能 | 第9-16页 | 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 第9-12页 |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功能 | 第12-16页 | 二、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及面临的障碍 | 第16-24页 | (一)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16-21页 | 1、1996年《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 第16-17页 | 2、2010年《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 | 第17-19页 | 3、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 第19-21页 | (二)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面临的障碍 | 第21-24页 | 1、排除程序启动难 | 第21-22页 | 2、非法证据认定难 | 第22页 | 3、非法证据排除难 | 第22-24页 |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面临障碍的原因分析 | 第24-30页 | (一) 立法问题:新《刑事诉讼法》上的缺陷 | 第24-25页 | (二) 实施问题 | 第25-27页 | 1、审判权难以独立行使 | 第25-26页 | 2、无法消除对法官心证的影响 | 第26页 | 3、公诉方的证明要求过低 | 第26-27页 | (三) 观念问题 | 第27-29页 | 1、法治理念滞后 | 第27-28页 | 2、法律文化的制约 | 第28-29页 | (四) 责任机制的缺失 | 第29页 | (五) 配套机制的缺乏 | 第29-30页 | 四、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对策建议 | 第30-38页 | (一) 立法方面 | 第30-32页 | 1、制定专门的刑事证据法 | 第30-31页 | 2、详尽明确非法证据排除的认定标准 | 第31-32页 | (二) 实施方面 | 第32-34页 | 1、保障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 第32-33页 | 2、提高公诉方的证明标准 | 第33页 | 3、设立立案审查制度 | 第33-34页 | (三) 观念方面 | 第34-35页 | 1、多层次更新法治理念 | 第34-35页 | 2、转变司法观念 | 第35页 | (四) 制度方面 | 第35-38页 | 1、建立司法审查的令状制度 | 第35-36页 | 2、完善律师辩护制度,保障追诉人的辩护权 | 第36-37页 | 3、规范侦查取证行为,设置权利损害的救济制度 | 第37-38页 | 五、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