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概论 | 第9-13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0-12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特性 | 第12-13页 |
·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 | 第13-14页 |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25页 |
· 硅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 炭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26-28页 |
· 实验器材 | 第26-27页 |
· 实验药品 | 第27-28页 |
第3章 电纺自支撑硅碳纳米纤维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 第28-47页 |
· 自支撑空穴硅碳纳米纤维(HSiCNFs) | 第28-36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自支撑类隔膜双层碳纤维包裹硅碳纳米纤维(SiCNFsDCNFs) | 第36-45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 小结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静电纺丝自支撑“玉米状”纤维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第47-75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 自支撑玉米状 CNFs 负极材料的制备 | 第48页 |
· 电极制备和电化学测试表征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74页 |
· 不同预氧化、碳化程序对碳纤维电极表面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 第49-58页 |
· 不同预氧化、碳化程序对碳纤维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8-68页 |
· 最优处理条件下电化学性能分析以及表面结构与形态分析 | 第68-71页 |
· 其他修饰改性对聚丙烯腈碳纤维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总结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8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