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论文选题目的 | 第10页 |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简要评述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研究概述 | 第19-24页 | ·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 高等教育评估 | 第19-20页 | · 中介组织 | 第20页 | · 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内涵及特点 | 第20-22页 | · 内涵 | 第20-21页 | · 特点 | 第21-22页 | · 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治理理论 | 第22-24页 | · 治理理论的内容 | 第22页 | · 治理理论的应用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4-30页 |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总体现状 | 第24-25页 |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个案分析 | 第25-26页 |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问题透视 | 第26-27页 | · 参与主体地位模糊,缺乏应有的独立自主性 | 第26-27页 | · 评估过程缺乏法律保障,合法性缺失 | 第27页 | · 评估结果权威性不高,可信度较低 | 第27页 | · 社会认同度低,公众支持有限 | 第27页 |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问题成因剖析 | 第27-30页 | · 参与多元主体定位不明确 | 第27-28页 | · 参与相关立法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8页 | · 参与技术水平低,专业性不突出 | 第28-29页 | · 评估治理理念缺失,公众参与意识不高 | 第29-30页 | 第4章 治理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完善对策 | 第30-36页 | · 管办评逐步分离,明确主体权责框架 | 第30-31页 | · 权力让渡,多元主体权力中心充分发挥其评估积极性 | 第30-31页 | · 准确定位,界定职责权限以纠正中介组织行政化倾向 | 第31页 | · 建立评估中介组织外部治理结构 | 第31-34页 | · 建立健全法律运行机制,保障合法性 | 第31-32页 | · 创建合作伙伴关系,寻求正数和博弈 | 第32-33页 | · 夯实治理理念基础,提高公民认同感 | 第33-34页 | · 建立评估中介组织内部治理结构 | 第34-36页 | · 提高队伍能力,建立专家信息网络 | 第34页 | · 创新参与途径,建立组织管理制度 | 第34-35页 | · 完善评估工具,提高参与技术水平 | 第35-3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6-37页 | ·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处在初级阶段 | 第36页 | · 治理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的方向 | 第36页 | · 管办评相分离的教育体制促进评估中介组织的发展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1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