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电力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股权再融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8-24页 | · 股权再融资的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 股权再融资的一般规定 | 第19-20页 | · 股权再融资对企业的影响 | 第20页 | · 主要融资理论 | 第20-22页 | · MM理论 | 第20-21页 |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1页 | · 权衡理论 | 第21-22页 | · 信息不对称和啄食理论 | 第22页 | · 融资理论对融资行为的意义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4-32页 | · 股权再融资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 股权再融资规模猛增 | 第24-25页 |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时机选择 | 第25页 |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变更 | 第25-26页 |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分析 | 第26-27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成因分析 | 第27-31页 | · 公司股权结构 | 第27-28页 | · 融资成本 | 第28-29页 | · 盈利能力 | 第29页 | · 环境及政策 | 第29-30页 | · 监管效率 | 第30-31页 | · 债券市场环境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股权再融资效率DEA实证分析 | 第32-43页 | · DEA模型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 数据选择标准 | 第33页 | · 输入输出指标的确定 | 第33-35页 | · 输入、输出指标的选取 | 第34页 | · 具体输入、输出指标 | 第34-35页 |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35-39页 | · 对各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 第39-42页 | · 研究假设 | 第39-40页 | · 变量的选取及分析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低效的分析 | 第43-54页 |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 | 第43-46页 |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超过实际需求 | 第44-45页 |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闲置过度 | 第45页 |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变更 | 第45-46页 |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低效的原因分析 | 第46-48页 |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资金使用低效的外部原因 | 第46-47页 | ·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资金使用低效的内部原因 | 第47-48页 | · 政府的股权再融资监管策略及效应 | 第48-50页 | · 再融资政策多变,对证券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 第49页 | · 监管政策不公平,有悖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初衷 | 第49-50页 | · 完善股权再融资效率的建议 | 第50-53页 | ·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 第50页 | · 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机制和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50-51页 | · 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 | 第51页 | · 完善其他融资市场,发展多元化再融资方式 | 第51页 | · 强化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建设 | 第51-53页 | ·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机制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4-57页 | · 论文结论 | 第54页 | · 研究局限性 | 第54-55页 | ·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