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台湾大选结果分析及未来两岸关系展望 |
论文目录 | |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相关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及重难点、创新点 | 第11-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论文重难点 | 第12页 | · 论文的创新 | 第12-14页 | 一、国民党退台后历届领导人选举分析 | 第14-21页 | (一) 1948年至1996年前台湾大选的特点 | 第14-18页 | · “万年国代”与“终身总统” | 第14-16页 | · 从一党威权到一党主导、多党并存 | 第16-17页 | · 实行绝对多数决、间接选举 | 第17-18页 | (二) 1996年至2008年台湾大选的特点 | 第18-21页 | · 以“民主”方式迈向“台独” | 第18页 | · “泛蓝”、“泛绿”对决,两党制初步形成 | 第18-19页 | · 实行相对多数决、直接选举 | 第19-21页 | 二、2012台湾“二合一”选举分析 | 第21-34页 | (一) “双英对决”——“总统”选举的相关分析 | 第21-29页 | · “总统”选举的相关分析 | 第21页 | · 马英九获胜的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 蔡英文败选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 宋楚瑜参选原因及最终选举结果的分析 | 第27-29页 | (二) 2012台湾民意代表选举分析 | 第29-31页 | · “立委”选举结果及得票率的判断 | 第29-30页 | · 国民党“立委”选举过半,未来将继续全面执政 | 第30-31页 | · 民进党“立委”席次有所提升,但难以主导大局 | 第31页 | · 亲民党如愿进入“立法院”,再度取得政治筹码 | 第31页 | (三) 2012台湾大选的特点 | 第31-34页 | · “二合一”选举的成功实践 | 第31-32页 | · 两岸和平背景下的选举 | 第32页 | · 选举相对理性 | 第32页 | · 两岸议题成为主轴 | 第32-33页 | · 岛内企业家关键时刻“挺马” | 第33页 | · 美国人公开“挺选” | 第33-34页 | 三、马英九连任后两岸关系发展的走势分析 | 第34-39页 | (一) 马英九连任后的大陆政策 | 第34-37页 | · 进一步开拓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 第34页 | · 或将签署文化交流合作协议,保持交流平台 | 第34-35页 | · 开展基于“九二共识”的政治协商,审慎斟酌签订和平协议 | 第35-37页 | (二) 马英九连任后的两岸发展趋势 | 第37-39页 | · 两岸政治互信将逐步提升 | 第37页 | · 两岸经贸往来将进一步加强 | 第37页 | · 两岸民众交流有望获得大发展 | 第37-39页 | 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 | 第39-46页 | (一)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第39-42页 | · 两岸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不容乐观 | 第39-40页 | · 台湾岛内政局发展及民意动向仍面临变数 | 第40-42页 | · 外部因素尤其是美国的影响无法低估 | 第42页 | (二) 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对策 | 第42-46页 | · 承认“九二共识”、“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 | 第42-43页 | · 持续深化两岸政党交往,提高两岸政治互信 | 第43-44页 | · 保持民间交流蓬勃发展的势头,尊重和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 | 第44页 | · 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