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国内外OTN 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13页 |
· OTN 技术提出的背景 | 第8-10页 |
· OTN 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40G Ethernet 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 | 第13-14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40G Ethernet over OTN 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16-37页 |
· OTN 的分层体系结构 | 第16-19页 |
· OTN 网络的分层模型 | 第16-17页 |
· OTN 接口信息结构 | 第17-19页 |
· G.709 OTN 帧结构 | 第19-22页 |
· OTUk、ODUk 和OPUk 的帧结构 | 第19-20页 |
· OTUk、ODUk 和OPUk 的开销 | 第20-22页 |
· 映射及复用结构 | 第22页 |
· 40G Ethernet 的分层结构及物理层规范 | 第22-26页 |
· 40G Ethernet 的分层结构 | 第22-25页 |
· 40G Ethernet 的物理层规范 | 第25-26页 |
· 40G Ethernet over OTN 的实现方式 | 第26-32页 |
· 40G 以太网信号的透明映射要求 | 第26-27页 |
· 40G 以太网信号映射至OPU3 的实现方式 | 第27-31页 |
· 4×10GbE LAN 映射进40G OTN 的实现方式 | 第31-32页 |
· 40G Ethernet over OTN 的关键技术 | 第32-36页 |
· 客户侧互连技术 | 第32-33页 |
· 调制码型技术 | 第33-35页 |
· FEC 技术 | 第35-36页 |
· 色散补偿技术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40G Ethernet over OTN 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49页 |
· 40G Ethernet over OTN 的功能要求分析 | 第37页 |
· 40G Ethernet over OTN 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37-39页 |
· 40G Ethernet over OTN 的具体实现方案 | 第39-41页 |
· 总体数据处理流程 | 第39-40页 |
· 40G Ethernet over OTN 的FPGA 实现方案 | 第40-41页 |
· 串/并转换模块芯片的选择 | 第41-43页 |
· 648/668 编解码模块的设计 | 第43-45页 |
· 648/668 Encoder 模块的设计 | 第44页 |
· 648/668 Decoder 模块的设计 | 第44-45页 |
· GFP 成帧模块的划分与设计 | 第45-47页 |
· GFP 成帧模块的划分 | 第45-47页 |
· ING_GFPF_MAP 和EG_GFPF_DEMAP 模块的设计 | 第47页 |
· 40G OTN 成帧模块的设计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实验测试与结论 | 第49-54页 |
·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49-50页 |
· 实验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 | 第50-51页 |
· 实验测试指标 | 第50页 |
· 实验测试步骤 | 第50-51页 |
·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51-54页 |
· 端口吞吐量测试 | 第51-52页 |
· 端口丢包率的测试 | 第52-53页 |
· 测试结论 | 第53-54页 |
第5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54-55页 |
· 论文总结 | 第54页 |
· 下一步研究工作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第59-6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