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
页 |
英文摘要 | 第6-8
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33
页 |
1 多酸化学发展概况 | 第8-9
页 |
2 多酸的结构类型 | 第9
页 |
3 多酸的应用背景 | 第9-13
页 |
· 催化领域的研究 | 第10-11
页 |
· 药物领域的研究 | 第11-12
页 |
· 材料领域的研究 | 第12-13
页 |
4 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9
页 |
· 有机配体作为电荷补偿阳离子 | 第14-17
页 |
· 有机配体直接键合于钼氧骨架 | 第17-20
页 |
· 钼氧簇包含有机配体杂金属场 | 第20-29
页 |
· 由孤立钼氧簇构筑的结构 | 第20-22
页 |
· 1D 钼氧簇连接杂金属二胺配位聚合物形成的基团 | 第22-26
页 |
· 1D、2D、3D 系列混合钼氧杂金属二胺融合的簇合物 | 第26-29
页 |
5 选题意义 | 第29-31
页 |
6 实验总述 | 第31-33
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31
页 |
· 仪器与测试 | 第31-32
页 |
· 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32-33
页 |
第二章 [Himi]_4[Co(imi)_2(H_2O)_2Mo_7O_(24)]·4H_2O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33-39
页 |
引言 | 第33
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6
页 |
· [Himi]_4[Co(imi)_2(H_2O)_2MO_7O_(24)]·4H_2O (1)的合成 | 第33
页 |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33-36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39
页 |
·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 | 第36-37
页 |
· 化合物(1)的红外光谱 | 第37-38
页 |
· 化合物(1)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38-39
页 |
第三章 [Himi]_2[Ni(imi)_3(H_2O)][Ni(OH)_6Mo_6O_(18)]·2H_2O的合成与表征 | 第39-46
页 |
引言 | 第39
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2
页 |
· [Himi]_2[Ni(imi)_3(H_2O)][Ni(OH)_6Mo_6O_(18)]·2H_2O (2)的合成 | 第39
页 |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39-42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
页 |
· 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 | 第42-44
页 |
· 化合物(2)的红外光谱 | 第44-45
页 |
· 化合物(2)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45-46
页 |
第四章 [Ba(NMP)_3(H_2O)][MO_4O_(13)]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46-52
页 |
引言 | 第46
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50
页 |
· [Bu_4N]4Mo_8O_(26) 的合成 | 第46-47
页 |
· [Ba(NMP)_3(H_2O)][Mo_4O_(13)] (3)的合成 | 第47
页 |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47-50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2
页 |
· 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 | 第50-51
页 |
· 化合物(3)的红外光谱 | 第51
页 |
· 化合物(3)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51-52
页 |
第五章 [NH_4][Ce(DMF)_7(Mo_8O_(26))]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52-57
页 |
引言 | 第52
页 |
· 实验部分 | 第52-55
页 |
· [NH_4][Ce(DMF)_7(Mo_8O_(26))] (4)的合成 | 第52
页 |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52-55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7
页 |
· 晶体结构 | 第55-56
页 |
· 红外光谱 | 第56
页 |
· 热重–差热分析 | 第56-57
页 |
第六章 [Zn(imi)_4]_2[(imi)_2Mo_8O_(26)]·6H_2O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57-63
页 |
引言 | 第57
页 |
· 实验部分 | 第57-60
页 |
· [Zn(imi)_4]_2[(imi)_2Mo_8O_(26)]·6H_2O (5)的合成 | 第57
页 |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57-60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3
页 |
· 晶体结构 | 第60-61
页 |
· 红外光谱 | 第61-62
页 |
· 热重–差热分析 | 第62-63
页 |
第七章 [NH_4][Y(DMF)_5(H_2O)_3][Mo_8O_(26)]·2CH_3CN 的合成与表征 | 第63-69
页 |
引言 | 第63
页 |
· 实验部分 | 第63-66
页 |
· [NH_4][Y(DMF)_5(H_2O)3][Mo_8O_(26)]·2CH_3CN (6)的合成 | 第63
页 |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63-66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6-69
页 |
· 晶体结构 | 第66-67
页 |
· 红外光谱 | 第67-68
页 |
· 热重–差热分析 | 第68-69
页 |
第八章 有机–钼氧同多酸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69-79
页 |
引言 | 第69
页 |
· 实验部分 | 第69-74
页 |
· Mg_2[(Gly)_2Mo_8O_(26)]·4H_2o (7)的合成 | 第69
页 |
· [Himi]_4[(DMF)_2Mo_8O_(26)] (8)的合成 | 第69-70
页 |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70-74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9
页 |
· 化合物(7)的晶体结构 | 第74-75
页 |
· 化合物(8)的晶体结构 | 第75-77
页 |
· 化合物(7)的红外光谱 | 第77
页 |
· 化合物(8)的红外光谱 | 第77-78
页 |
· 化合物(7)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78
页 |
· 化合物(8)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78-79
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
页 |
本文结论 | 第79
页 |
工作展望 | 第79-81
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0
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90-91
页 |
致谢 | 第91-9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