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染料废水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染料废水的特征及危害 | 第10-11页 |
· 罗丹明 B 的特征 | 第11-12页 |
·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基于 SO_4~-· 的高级氧化技术 | 第15-18页 |
· SO_4~-·简介 | 第15-16页 |
· 基于 SO_4~-·的高级氧化技术 | 第16-17页 |
· 基于 SO_4~-·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染料废水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 钴活化过一硫酸氢盐高级氧化技术 | 第18-21页 |
· 均相 Co/PMS | 第18-19页 |
· 非均相 Co/PMS | 第19-21页 |
· 论文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1-24页 |
· 研究课题的来源 | 第21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论文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22-24页 |
2 实验与分析测试方法 | 第24-30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25-26页 |
· 实验原理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6-30页 |
· 罗丹明 B 紫外-可见光谱图 | 第26页 |
· 罗丹明 B 溶液浓度-吸光度工作曲线 | 第26-27页 |
·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7-30页 |
3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30-42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TiO_2-CO_3O_4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30-32页 |
· TiO_2-Co_3O_4复合催化剂合成思路 | 第30-31页 |
· TiO_2-Co_3O_4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31-32页 |
· TiO_2-CO_3O_4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评价 | 第32-36页 |
· 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 不同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 不同 TiO_2含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6-40页 |
· XRD 分析 | 第36-37页 |
· FT-IR 分析 | 第37-38页 |
· SEM 分析 | 第38-39页 |
· 比表面积测定分析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TC 复合催化剂活化 PMS 降解罗丹明 B 的研究 | 第42-54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TC 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研究 | 第42-46页 |
· 不同反应体系罗丹明 B 脱色率比较 | 第43-45页 |
· UV/TC/PMS 降解罗丹明 B 研究 | 第45-46页 |
· TC 复合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研究 | 第46-47页 |
· 催化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 第47-53页 |
· 光源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初始 pH 值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 PMS 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复合催化剂投加量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 罗丹明 B 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UV/TC/PMS 降解罗丹明 B 染料废水表观动力学研究 | 第54-64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UV/TC/PMS 反应表观动力学研究实验原理 | 第54-55页 |
· UV/TC/PMS 降解 RHB 的表观动力学模型 | 第55-61页 |
· 不同罗丹明 B 初始浓度体系反应分析 | 第55-57页 |
· 不同 PMS 初始浓度体系反应分析 | 第57-59页 |
· 不同 TC 催化剂浓度体系反应分析 | 第59-61页 |
· 表观动力方程的计算 | 第61页 |
· 动力学行为分析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 第7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4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