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外援助思想研究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国内外学者关于对外援助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 关于毛泽东对外援助的理论基础的论述 | 第10-11页 | · 关于毛泽东对外援助不同阶段的论述 | 第11页 | · 关于毛泽东对外援助的特点及意义的论述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 第12页 | · 文献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历史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比较分析法 | 第13页 | · 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问题 | 第15-21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 对外援助的概念 | 第15-16页 | · 对外援助的类型 | 第16-17页 | · 对外援助的动机分析 | 第17-18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及其内容 | 第18-21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历史背景 | 第18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基本内容 | 第18-21页 | 第3章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思想理论来源及实践基础 | 第21-25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思想理论来源 | 第21-24页 |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21-22页 | ·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 | 第22-24页 | · 中国受到的国际援助对毛泽东对外援助政策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4章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三个阶段 | 第25-35页 | · 初期阶段——支援民族解放运动与反对美帝国主义 | 第25-28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背景 | 第25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具体内容 | 第25-27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工作体制的确立 | 第27-28页 | · 发展阶段——支援民族解放运动和在第三世界"两面开弓" | 第28-32页 | · 这一时期毛泽东对外援助的背景 | 第28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范围扩大 | 第28-30页 | · 对外援助八项原则的提出 | 第30-32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急剧增长阶段——继续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与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 第32-35页 | · 这一时期毛泽东对外援助的背景 | 第32-33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急剧增长的具体表现 | 第33-35页 | 第5章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特点及意义 | 第35-39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特点 | 第35-37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具有平等性、真诚性、互利性 | 第35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侧重国家安全 | 第35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带有很强的领袖决断色彩 | 第35-36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 | 第36-37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规模相对比较大 | 第37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意义 | 第37-39页 | · 维护了国家安全 | 第37页 | · 促进双边关系发展 | 第37-38页 | · 支援受援国政治独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世界和平 | 第38页 |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时期中国与受援国传统关系的发展起了基石作用 | 第38-39页 | 第6章 毛泽东对外援助思想对当今外援工作的启示 | 第39-43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 第39-41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所取得的经验 | 第39-40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的一些失误与教训 | 第40-41页 | · 毛泽东对外援助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 第41-43页 | ·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看待对外援助 | 第41页 | · 要根据新形势,对外援工作进行改革 | 第41页 | · 要加强对外援助的理论研究工作 | 第41-42页 | · 不断完善对外援助的立法工作,加强制度建设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9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