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
页 |
英文摘要 | 第4-5
页 |
目录 | 第5-7
页 |
绪论 | 第7-10
页 |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概述 | 第7-9
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 第9
页 |
三、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意义 | 第9-10
页 |
第一章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 第10-13
页 |
一、“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与“元素性”的音乐教育方式 | 第10-11
页 |
二、强调人人参与及儿童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性 | 第11
页 |
三、培养儿童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创造的能力 | 第11-13
页 |
第二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中国本土化 | 第13-23
页 |
第一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国本土化的内涵 | 第13-14
页 |
第二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具体体现 | 第14-23
页 |
一、教育理念的本土化 | 第14-15
页 |
二、教材建设的本土化 | 第15
页 |
三、乐器制作的本土化 | 第15-16
页 |
四、教学的本土化实践 | 第16-23
页 |
第三章 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思考 | 第23-28
页 |
第一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 | 第23
页 |
第二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本土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23-26
页 |
一、中国人的性格、观念与思维方式导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受阻 | 第23-24
页 |
二、中国的教育体制制约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第24-25
页 |
三、中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设备使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必须量力而行 | 第25
页 |
四、专业师资缺乏直接影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力度 | 第25-26
页 |
五、教育研究的本土化工作进行缓慢 | 第26
页 |
第三节 展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 第26-28
页 |
结论 | 第28-29
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
页 |
后记 | 第3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