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
页 |
ABSTRACT | 第4-8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
页 |
· 中药药效物质筛选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8-9
页 |
· 现行的中药品质评价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9-11
页 |
· 中药品质评价现状与问题 | 第9-10
页 |
· 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剂生产质量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10-11
页 |
· 生物热力学理论 | 第11-12
页 |
· 基于热力学理论的中医药思考 | 第12-14
页 |
· 中药板蓝根的研究进展 | 第14-22
页 |
· 生药学 | 第14-15
页 |
· 化学成分 | 第15-16
页 |
· 药理作用 | 第16-18
页 |
· 临床应用 | 第18-20
页 |
· 不良反应 | 第20
页 |
· 提取工艺 | 第20-21
页 |
· 质量控制 | 第21-22
页 |
· 本论文研究内容的提出 | 第22-24
页 |
第二章 基于热力学表达的板蓝根抑菌活性的评价 | 第24-42
页 |
· 生物热力学研究的方法学考察 | 第24-29
页 |
· 仪器和材料 | 第24-25
页 |
· 结果 | 第25-28
页 |
· 讨论 | 第28-29
页 |
· 基于热力学表达的板蓝根抑菌活性部位的筛选 | 第29-34
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0
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1
页 |
· 结果 | 第31-34
页 |
· 讨论 | 第34
页 |
· 不同产地板蓝根的生物热活性评价 | 第34-42
页 |
· 板蓝根药材及其样品制备 | 第34-35
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
页 |
· 生物热活性研究及动力学拟合结果 | 第35-40
页 |
· 讨论 | 第40-42
页 |
第三章 板蓝根抑菌活性部位化学指纹图谱的建立及相关分析 | 第42-48
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2
页 |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42-43
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5
页 |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3
页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3
页 |
· 色谱条件比较与优化 | 第43-45
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45
页 |
· 精密度试验 | 第45
页 |
· 稳定性试验 | 第45
页 |
· 重复性试验 | 第45
页 |
· 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 第45-48
页 |
· 板蓝根乙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45-47
页 |
· 不同产地板蓝根色谱指纹图谱的参数 | 第47-48
页 |
第四章 基于热力学表达的板蓝根药效物质筛选和品质评价体系的初建 | 第48-55
页 |
· 板蓝根化学指纹图谱与生物热活性图谱相关性分析 | 第48-53
页 |
· 不同产地板蓝根化学指纹图谱的主成分分析 | 第48-50
页 |
· 板蓝根化学指纹图谱与生物热活性的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 第50-53
页 |
· 基于热力学表达的板蓝根药效物质筛选方法的初建 | 第53-54
页 |
· 基于热力学表达的板蓝根品质评价方法体系的初建 | 第54-55
页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第55-59
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 第55-57
页 |
· 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抑菌活性研究小结 | 第55
页 |
· 不同产地板蓝根的生物热力学特征 | 第55-56
页 |
· 不同产地板蓝根生物热活性与热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 | 第56
页 |
· 板蓝根化学指纹图谱与生物热活性图谱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56-57
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57-58
页 |
· 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 | 第57
页 |
· 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方面 | 第57-58
页 |
· 生物热力学的理论和技术方面 | 第58
页 |
· 展望 | 第58-59
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
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
页 |
致谢 | 第6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