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服务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8-9页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第二章 电信服务质量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2.1 政府监管的原因 | 第11页 | 2.2 对政府监管的界定与研究 | 第11-12页 | 2.3 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2页 | 2.4 政府监管的改革趋势:放松监管 | 第12-13页 | 2.5 电信监管理论 | 第13-1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电信服务监管发展及体制比较 | 第16-25页 | 3.1 我国电信服务质量监管的发展历程 | 第16-19页 | 3.1.1 第一阶段(1998 年以前):从政企合一到寡头垄断 | 第16-17页 | 3.1.2 第二阶段(1998 年~2001 年):新的电信服务监管体制初步形成 | 第17页 | 3.1.3 第三阶段(2001 年~2008 年):行业重组,探索新监管模式 | 第17-19页 | 3.2 其他国家电信监管体制情况与经验 | 第19-25页 | 3.2.1 部分国家电信监管体制概况 | 第19-22页 | 3.2.2 国内外电信服务监管体制的比较 | 第22-23页 | 3.2.3 对我国电信服务质量监管体制的启示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电信服务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 第25-31页 | 4.1 我国现行电信监管总体架构 | 第25-26页 | 4.2 电信服务质量监管体系 | 第26-31页 | 第五章 我国电信服务质量监管问题分析 | 第31-43页 | 5.1 我国电信服务质量监管总体评价 | 第31-33页 | 5.2 我国电信服务质量监管的具体评价 | 第33-37页 | 5.3 当前主要的电信服务质量问题 | 第37-39页 | 5.4 现行电信监管体制的问题分析 | 第39-43页 | 5.4.1 电信法未出台 | 第39页 | 5.4.2 电信监管机构无法对企业强势监管 | 第39-40页 | 5.4.3 电信监管缺乏有效手段 | 第40页 | 5.4.4 电信监管机构队伍建设不足 | 第40-41页 | 5.4.5 管理权限的不清晰 | 第41-43页 | 第六章 建立新型电信监管体制的对策建议 | 第43-47页 | 6.1 加快法制建设进程,完善政策规范 | 第43页 | 6.2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监管能力 | 第43-44页 | 6.3 巩固、创新监督管理手段 | 第44页 | 6.4 与电信用户加强沟通 | 第44-45页 | 6.5 加强技术监控手段 | 第45页 | 6.6 加快推进移动网间号码携带实验工作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