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创新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2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状况反思 | 第10-21页 | 2.1 农村信用社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2.1.1 合作金融的定义 | 第10-12页 | 2.1.1.1 国外学者对合作金融的定义 | 第10-11页 | 2.1.1.2 我国学者对合作金融的定义 | 第11页 | 2.1.1.3 其他机构对合作金融的定义 | 第11-12页 | 2.1.2 合作金融的原则 | 第12-13页 | 2.1.2.1 罗虚戴尔原则 | 第12页 | 2.1.2.2 现今的合作原则 | 第12-13页 | 2.2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历程 | 第13-16页 | 2.3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绩 | 第16-18页 | 2.3.1 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 第16-17页 | 2.3.2 历史包袱逐步化解 | 第17页 | 2.3.3 征信体系逐步完善 | 第17-18页 | 2.4 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2.4.1 产权主体不清 | 第18-19页 | 2.4.2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19-20页 | 2.4.3 经营方式僵化,服务管理不完善 | 第20-21页 | 3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经营管理借鉴 | 第21-37页 | 3.1 世界合作金融组织概况 | 第21-23页 | 3.2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经营管理现状 | 第23-34页 | 3.2.1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 第23-26页 | 3.2.1.1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3.2.1.2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 | 第24-26页 | 3.2.2 荷兰合作银行 | 第26-29页 | 3.2.2.1 荷兰合作银行的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 | 第26-27页 | 3.2.2.2 荷兰合作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 | 第27-29页 | 3.2.3 日本农协 | 第29-32页 | 3.2.3.1 日本农协的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3.2.3.2 日本农协的经营管理特点 | 第30-32页 | 3.2.4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信用社 | 第32-34页 | 3.2.4.1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信用社的治理结构 | 第32-33页 | 3.2.4.2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信用社的经营管理 | 第33-34页 | 3.5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 | 第34-37页 | 4.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创新讨论 | 第37-51页 | 4.1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现状 | 第37页 | 4.2 引入SWOT方法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战略进行初步探索 | 第37-42页 | 4.2.1 SWOT分析方法简介 | 第38页 | 4.2.2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战略SWOT分析初探 | 第38-42页 | 4.2.2.1 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分析 | 第39页 | 4.2.2.2 农村信用社的劣势分析 | 第39-40页 | 4.2.2.3 农村信用社的机会分析 | 第40页 | 4.2.2.4 农村信用社的威胁分析 | 第40-41页 | 4.2.2.5 构建SWOT矩阵 | 第41-42页 | 4.3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创新 | 第42-51页 | 4.3.1 强调合作意识,维护社员权益 | 第42-43页 | 4.3.2 划分贷户类型并结合当地情况灵活贷款程序 | 第43-44页 | 4.3.3 加强银企合作,实现三方共赢 | 第44-46页 | 4.3.4 大力发展电子化办公方式,逐步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与专业网站的建设 | 第46-48页 | 4.3.5 加大对人力资本与内控机制的投入力度 | 第48-49页 | 4.3.6 丰富社会活动,适时回馈社会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详细摘要 | 第57-67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