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4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4-20页 |
一、 个人理财规划的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一) 货币时间价值 | 第14-15页 |
(二) 生命周期假设 | 第15-16页 |
(三)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 第16-17页 |
二、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7-20页 |
(一)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7-18页 |
(二) 国内个人理财规划理论现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规划业务发展的背景分析 | 第20-24页 |
一、 银行个人理财规划业务的供给分析 | 第20-21页 |
(一) 银行金融创新的要求 | 第20页 |
(二) 银行利润增长的要求 | 第20页 |
(三) 提升银行竞争力的需要 | 第20-21页 |
二、 居民对个人理财规划业务的需求分析 | 第21-24页 |
(一) 居民的个人财富稳步增加 | 第21页 |
(二) 居民个人财富的投资意愿增强 | 第21-22页 |
(三) 居民的产品需求趋于多元化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规划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以 A 银行苏州分行为例 | 第24-34页 |
一、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规划业务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一) A 银行苏州分行个人理财规划业务简介 | 第24-26页 |
(二) A 银行苏州分行个人理财规划业务流程已初步形成 | 第26页 |
(三) A 银行苏州分行的个人理财规划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 第26-27页 |
二、 A 银行苏州分行个人理财规划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一) 个人理财规划业务流程不完善 | 第27-28页 |
(二) 投资者教育不足 | 第28-29页 |
(三) 理财规划执行比例低 | 第29页 |
(四) 配套制度不完善 | 第29-30页 |
(五) 银行理财规划定位不当 | 第30-31页 |
三、 大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规划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一) 个人理财规划业务发展目标短期化制约了业务的长期发展 | 第31页 |
(二) 银行理财产品品种匮乏制约了理财规划业务的发展 | 第31-32页 |
(三) 银行专业理财队伍薄弱 | 第32-33页 |
(四) 客户理财规划意识总体不强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大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规划业务的流程设计 | 第34-38页 |
一、 策划阶段 | 第34-35页 |
(一) 评估客户风险承受力 | 第34页 |
(二) 了解客户理财目标以及家庭财务情况 | 第34-35页 |
(三) 初步拟定合适的产品组合方案 | 第35页 |
(四) 与客户探讨修改方案 | 第35页 |
二、 实施阶段 | 第35-37页 |
(一) 出具书面个人理财规划书 | 第35-36页 |
(二) 根据规划书的产品组合方案配置产品 | 第36页 |
(三) 定期与客户沟通规划的执行 | 第36-37页 |
三、 修正阶段 | 第37-38页 |
(一) 客户目标的变化 | 第37页 |
(二) 市场环境的变化 | 第37-38页 |
第六章 对策分析 | 第38-43页 |
一、 切实转变经营理念 | 第38页 |
二、 建立创新产品研发部门 | 第38-39页 |
三、 建立规范化制度 | 第39-40页 |
(一) 规范使用个人客户系统 | 第39页 |
(二) 规范营销行为 | 第39页 |
(三) 遵守职业道德 | 第39-40页 |
四、 建立和完善个人理财规划业务系统 | 第40页 |
(一) 开发个人理财规划业务系统 | 第40页 |
(二) 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 第40页 |
五、 建设专业理财团队 | 第40-41页 |
(一) 树立团队的荣誉感 | 第41页 |
(二) 加强员工的培训 | 第41页 |
(三) 定期例会制度 | 第41页 |
六、 建立并完善考核机制 | 第41-42页 |
七、 建立投资者教育的长效机制 | 第42-43页 |
(一) 加强社会宣传 | 第42页 |
(二) 投资者教育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