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9页 |
· 问题提出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 学习压力概述 | 第9-12页 |
· 学习压力的概念 | 第9-10页 |
· 学习压力的测量 | 第10页 |
· 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 第10-11页 |
· 学习压力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心理韧性概述 | 第12-15页 |
· 心理韧性的概念 | 第12页 |
· 心理韧性的理论模型 | 第12-14页 |
· 心理韧性的测量 | 第14-15页 |
· 心理韧性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考试焦虑概述 | 第15-17页 |
· 考试焦虑的概念 | 第15-16页 |
·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 第16-17页 |
· 考试焦虑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17页 |
3 研究设计 | 第17-19页 |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 中学生学习压力源量表 | 第18页 |
·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 第18-19页 |
· 考试焦虑量表(TAS)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及程序 | 第19页 |
·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4 高中生学习压力、心理韧性与考试焦虑水平的群体特征分析 | 第19-30页 |
· 研究被试取样情况 | 第19-20页 |
· 研究工具的适应性报告 | 第20-21页 |
· 中学生学习压力源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20页 |
·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20页 |
· 考试焦虑量表(TAS)的信度检验 | 第20-21页 |
· 高中生学习压力群体特征分析 | 第21-25页 |
· 高中生学习压力总体概况 | 第21页 |
· 性别对高中生学习压力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年级差异对高中生学习压力的影响 | 第22-24页 |
· 独生子女与否对高中生学习压力的影响 | 第24页 |
· 担任班干部与否对高中生学习压力的影响 | 第24-25页 |
· 高中生心理韧性群体特征分析 | 第25-29页 |
· 高中生心理韧性总体概况 | 第25-26页 |
· 性别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 | 第26页 |
· 年级差异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 独生子女与否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担任班干部与否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 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群体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 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总体概况 | 第29页 |
· 性别对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 第29页 |
· 年级差异对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 第29-30页 |
· 独生子女与否对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 第30页 |
· 担任班干部与否对高中生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 第30页 |
5 高中生学习压力、心理韧性与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30-36页 |
· 高中生学习压力、心理韧性与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关系 | 第30-32页 |
· 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研究高中生考试焦虑、心理韧性与学习压力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 用强迫回归的方法做心理韧性、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间的中介模型 | 第33-36页 |
· 高中生学习压力对考试焦虑的影响 | 第33页 |
· 高中生学习压力对心理韧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 高中生学历压力、心理韧性对考试焦虑的影响 | 第34-35页 |
· 高中生学习压力、心理韧性及其各维度与考试焦虑间的关系路径模型 | 第35-36页 |
6 讨论 | 第36-40页 |
· 高中生学习压力、心理韧性、考试焦虑水平群体特征状况讨论 | 第36-38页 |
· 高中生学习压力、心理韧性、考试焦虑关系讨论 | 第38-39页 |
· 高中生学习压力、心理韧性与考试焦虑模型的讨论 | 第39-40页 |
7 结论 | 第40页 |
8 本研究的缺陷与深入探究之处 | 第40页 |
9 对高中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50页 |
附录 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 第45-46页 |
附录 2:中学生学习压力源问卷 | 第46-49页 |
附录 3:考试焦虑量表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