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气象指数保险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关于农业保险性质的研究 | 第9页 | · 关于农业保险市场供需现状的研究 | 第9-11页 | · 关于天气指数保险的研究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农业保险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 第16-23页 | ·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16-18页 | · 探索时期(1950年-1958年) | 第16页 | · 恢复时期(1978年-1993年) | 第16-17页 | · 转变时期(1994年-2003年) | 第17-18页 | · 稳步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 第18页 | ·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 第18-20页 | · 我国农户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18-19页 | · 我国农业保险供给现状 | 第19-20页 | · 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 农业种植地域分散,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第20页 | · 可保性低,收益小 | 第20页 | · 产品缺乏创新,赔付不够合理 | 第20页 | · 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法律支持 | 第20-21页 | · 政府支持力度有限 | 第21页 | · 专业人才匮乏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2页 | · 结构方程模型 | 第23页 | · 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23-26页 | · 理论假设 | 第24页 | · 模型初步设计 | 第24-25页 | · 模型变量解释 | 第25-26页 | · 实证分析 | 第26-28页 | · 调查样本 | 第26页 | ·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26-28页 | · SEM分析 | 第28-31页 | · SEM评价 | 第28页 | · SEM参数估计及检验 | 第28-31页 | · 本章小结与建议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1页 | · 建议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农业保险的新发展——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 第32-35页 | ·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定义与产生的原因 | 第32-33页 | ·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定义 | 第32页 | ·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生的原因 | 第32-33页 | ·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现状 | 第33页 | ·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优缺点 | 第33页 | ·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气象指数保险实证分析——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 | 第35-44页 | · 引言 | 第35-3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 材料 | 第36页 | · 油桃冻害气象指数设计方法 | 第36页 | · 历史资料回推 | 第36-37页 | · 确定油桃减产率出现概率分布模型 | 第37页 | · 油桃冻害气象指数保险合同设计 | 第37页 | · 应用实例 | 第37-41页 | · 冻害气象指数确定 | 第37-38页 | · 最低气温序列延长 | 第38页 | · 风险分布 | 第38-41页 | · 油桃冻害气象指数保险合同设计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气象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8页 | ·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 | 第44-45页 | · 我国发展气象指数保险的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 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 | 第45页 | · 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环节的确立和完善 | 第45-47页 | · 完善产品销售渠道 | 第47页 | · 培养气象指数保险专业型人才 | 第47-48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8页 | ·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