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不起诉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从实证角度看我国不起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论文目录 | |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一、刑事理论视域的不起诉权 | 第6-12页 | (一) 不起诉权是公诉权的有机组成部分 | 第6-7页 | (二) 不起诉权与审判权的争辩 | 第7-9页 | (三) 不起诉与被追诉人接受审判的权利 | 第9-12页 | 二、司法实践中不起诉的基本现状与特点 | 第12-26页 | (一) 不起诉案件基本情况分析 | 第12-15页 | (二) X 市轻罪案件情况分析 | 第15-16页 | (三) 不起诉类型分析 | 第16-17页 | (四) 不起诉案件与移送单位撤回案件情况分析 | 第17-19页 | (五) 普通刑事犯罪与职务犯罪案件情况分析 | 第19-21页 | (六) 普通刑事犯罪案件侵犯不同客体的不起诉情况 | 第21-23页 | (七)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分析 | 第23-25页 | (八) 小结 | 第25-26页 | 三、不起诉率低的主要原因 | 第26-34页 | (一) 传统的执法理念影响了不起诉权的行使 | 第26-27页 | (二) 历史因素及客观环境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三) 检察机关内部管理考评制度是制约不起诉权内因 | 第28-29页 | (四) 检察机关检察人员对适用不起诉不积极 | 第29-31页 | (五) 监督制约机制设置不合理 | 第31-32页 | (六) 法律对不起诉规定存在缺陷 | 第32-34页 | 四、不起诉制度的完善与科学构建 | 第34-38页 | (一) 转变司法理念,确立起诉便宜主义观念 | 第34页 | (二) 建立科学的不起诉案件考评、管理与案件质量评查机制 | 第34-35页 | (三) 突出主体地位,简化办案程序,优化办案环境,加强内部监督,提高检察人员行使不起诉裁量权的积极性 | 第35-36页 | (四) 规范不起诉的多重监督制约机制 | 第36页 | (五) 完善不起诉制度,拓宽不起诉适用范围,保证检察人员不起诉裁量权有更大空间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