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第一章 绪 论 | 第11-27页 |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1-13页 |
· 嵌入式应用的现状 | 第11-12页 |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分析 | 第12-13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第13-24页 |
· 嵌入式系统硬件核心-嵌入式处理器概述 | 第14-18页 |
·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核心-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 第18-24页 |
· 全球定位技术的嵌入式应用 | 第24-25页 |
· GPS 应用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 | 第24页 |
· 国内外 GPS 应用水平的对比 | 第24-25页 |
· 目前 GPS 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应用特点 | 第25页 |
· 嵌入式 GPS 通信终端概述 | 第25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5-27页 |
第二章 ARM 核及 ARM 处理器 | 第27-39页 |
· ARM 体系的发展历史 | 第27页 |
· ARM 系列处理器的应用领域 | 第27-28页 |
· ARM 系列处理器概述 | 第28-38页 |
· ARM 处理器家族 | 第28-29页 |
· ARM 核及其指令架构 | 第29-30页 |
· ARM 体系的指令集及不同 ARM 指令集版本间的对比 | 第30-31页 |
· ARM 体系结构的扩充 | 第31页 |
· ARM 体系的程序模型 | 第31-33页 |
· ARM 芯片选型 | 第33-36页 |
· 主要 ARM 芯片的生产厂家及其型号 | 第36-38页 |
· ARM7TDMI 芯核简介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μClinux | 第39-53页 |
· Linux 演变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问题 | 第39-40页 |
· 代码规模 | 第39-40页 |
· 实时性 | 第40页 |
· Linux 成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势 | 第40-42页 |
· 具有优良的开发工具使得 Linux 可以跨越 ICE 等屏障 | 第40-41页 |
· 完备的网络支持与高效的网络通信性能 | 第41页 |
· Linux 内核健壮,运行稳定 | 第41页 |
· 开放源码,开发出的嵌入式产品的整体拥有成本低 | 第41页 |
· 内核可剪裁 | 第41-42页 |
· 支持多种处理器 | 第42页 |
· 嵌入式 Linux 的分支-- μClinux 综述 | 第42-43页 |
· μClinux 在 ARM 处理器上的移植 | 第43-52页 |
· 移植 μClinux 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 第43-44页 |
· μClinux 操作系统分析 | 第44-51页 |
· μClinux 内核源文件结构及功能 | 第45-46页 |
· μClinux 的内存管理 | 第46-49页 |
· μClinux 的进程分析 | 第49-50页 |
· μClinux 针对实时性的解决方案 | 第50-51页 |
· μClinux 的小型化方法 | 第51页 |
· μClinux 可执行文件格式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开发平台 | 第53-72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微处理器-KS32C50100 概要 | 第53-56页 |
· 硬件开发平台概述 | 第56页 |
· 硬件开发平台的核心芯片 KS32C50100 及相关外围设备 | 第56-71页 |
· ARM7TDMI 内核 | 第56-61页 |
· 系统管理 | 第61-63页 |
· 存储器管理 | 第61-63页 |
· 控制寄存器 | 第63页 |
· 通用串口 | 第63-66页 |
· 中断处理 | 第66-68页 |
· 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 | 第68页 |
· 以太网端口 | 第68-70页 |
· 2SST39VF160-Flash ROM | 第70页 |
· 3SDRAM -- K4S641632F | 第70-71页 |
· 4RTL8201 网络芯片 | 第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 | 第72-86页 |
· ARM 体系的软件开发工具和调试步骤概述 | 第72-73页 |
· 常见的支持 ARM 和μClinux 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 | 第73-75页 |
· GNU 开发套件 | 第73页 |
· Green Hills Tools | 第73-74页 |
· SDT2.5 | 第74-75页 |
· μClinux 操作系统的配置编译与软件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75-85页 |
· 安装标准 Linux 发行版 | 第75页 |
· 安装编译 μClinux 内核的交叉编译工具包 | 第75-76页 |
· 解压并安装 μClinux 内核 | 第76-77页 |
· μClinux 内核和文件系统的配置与编译 | 第77-83页 |
· 内核和文件系统的配置 | 第77-82页 |
· 内核和文件系统的编译 | 第82-83页 |
· μClinux 内核的运行 | 第83页 |
· μClinux 针对开发板的配置与用户程序的添加 | 第83-85页 |
· 制作 μClinux 的 bootloader | 第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嵌入式应用-GPS 通信端机的硬件架构与软件设计 | 第86-101页 |
· 嵌入式 GPS 通信终端的硬件总体架构 | 第86-87页 |
· GSM MODEM D15 模块 | 第87-89页 |
· 硬件接口简介 | 第87-88页 |
· 接口协议.. | 第88页 |
· 基于 GSM 通信的软件接口 | 第88-89页 |
· GPS 模块 REB3000 | 第89-94页 |
· REB3000 的主要性能指标与特点 | 第90-91页 |
· 硬件接口 | 第91页 |
· 通信协议与软件接口 | 第91-94页 |
· GPS 控制软件设计与调试 | 第94-100页 |
· GPS 模块的初始化 | 第95页 |
· GSM Modem 的初始化 | 第95-96页 |
· GPS 通信端机数据收发的监控与处理 | 第96-98页 |
· GPS 模块使用的主要数据结构说明 | 第98-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