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舰船极限强度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舰船极限强度试验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加筋板极限强度研究 | 第18-42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加筋板基本信息 | 第18-20页 |
2.2.1 加筋板的几何和材料属性 | 第18-20页 |
2.2.2 加筋板的边界条件及受力情况 | 第20页 |
2.3 加筋板整体屈曲失效 | 第20-26页 |
2.3.1 加筋板在纵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21-24页 |
2.3.2 加筋板在横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24-25页 |
2.3.3 加筋板在剪力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25-26页 |
2.4 加强筋间板的屈曲失效 | 第26-28页 |
2.4.1 加筋板在纵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26-27页 |
2.4.2 加筋板在横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27页 |
2.4.3 加筋板在剪力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27-28页 |
2.5 梁-柱屈曲失效 | 第28-32页 |
2.5.1 加筋板在纵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28-30页 |
2.5.2 加筋板在横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0-32页 |
2.5.3 加筋板在剪力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2页 |
2.6 加强筋腹板局部屈曲失效 | 第32-36页 |
2.6.1 加筋板在纵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3-35页 |
2.6.2 加筋板在横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5页 |
2.6.3 加筋板在剪力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5-36页 |
2.7 加强筋侧倾失效 | 第36-37页 |
2.7.1 加筋板在纵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6-37页 |
2.7.2 加筋板在横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7页 |
2.7.3 加筋板在剪力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7页 |
2.8 整体屈服失效 | 第37-39页 |
2.8.1 加筋板在纵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8页 |
2.8.2 加筋板在横向面内载荷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8页 |
2.8.3 加筋板在剪力和侧向压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 | 第38-39页 |
2.9 加筋板极限强度公式验证 | 第39-41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船体梁极限强度分析 | 第42-62页 |
3.1 概述 | 第42页 |
3.2 船体梁舱段及破口情况 | 第42-43页 |
3.3 基于改进后的逐步破坏法计算船体梁极限强度 | 第43-55页 |
3.3.1 逐步破坏法的基本假定 | 第43-44页 |
3.3.2 CSR/HCSR中逐步破坏法的计算流程 | 第44-48页 |
3.3.3 CSR/HCSR给出的剖面离散单元应力-应变关系 | 第48-53页 |
3.3.4 非对称剖面中和轴和破损舰船中和轴的确定 | 第53-54页 |
3.3.5 基于逐步破坏法(Smith法)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 | 第54-55页 |
3.4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船体梁极限强度计算 | 第55-60页 |
3.4.1 舰船极限强度试验中的非线性问题 | 第55-56页 |
3.4.2 有限元模型化 | 第56-57页 |
3.4.3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57-58页 |
3.4.4 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 | 第58页 |
3.4.5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的极限强度计算结果 | 第58-60页 |
3.5 极限强度计算结果汇总 | 第60-62页 |
第4章 相似理论及其在船体梁极限强度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 第62-72页 |
4.1 相似理论 | 第62-63页 |
4.1.1 相似第一定理 | 第62-63页 |
4.1.2 相似第二定理 | 第63页 |
4.1.3 相似第三定理 | 第63页 |
4.2 相似准则导出方法 | 第63-66页 |
4.2.1 定律分析法 | 第64页 |
4.2.2 方程分析法 | 第64-65页 |
4.2.3 量纲分析法 | 第65-66页 |
4.3 极限强度试验中相似准则推导 | 第66-67页 |
4.4 方向性量纲分析在船体梁极限强度模型试验中的局限性 | 第67-71页 |
4.4.1 方向性量纲分析在处理极限强度问题的局限性分析 | 第67-69页 |
4.4.2 方向性量纲分析在极限强度问题中产生偏差的原因 | 第69-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极限强度模型设计与试验 | 第72-96页 |
5.1 概述 | 第72页 |
5.2 舱段模型及甲板失效模式 | 第72-74页 |
5.2.1 试验舱段模型的确定 | 第72-73页 |
5.2.2 甲板失效模式的理论计算结果 | 第73-74页 |
5.3 甲板加筋板压缩试验 | 第74-78页 |
5.3.1 选取核心试验区域 | 第75页 |
5.3.2 试验模型非核心区域设计 | 第75-76页 |
5.3.3 试验配套工装的设计 | 第76-77页 |
5.3.4 加筋板压缩试验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 | 第77-78页 |
5.4 箱型梁模型试验原理及设计准则与限制条件 | 第78-80页 |
5.4.1 模型设计准则 | 第79-80页 |
5.4.2 限制条件 | 第80页 |
5.5 方案一:以畸变箱型梁模型为试验对象 | 第80-85页 |
5.5.1 模型缩尺比的确定 | 第80-81页 |
5.5.2 核心段的设计 | 第81-83页 |
5.5.3 模型延长段 | 第83页 |
5.5.4 模型加载段设计 | 第83-84页 |
5.5.5 非线性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 第84-85页 |
5.6 方案二:简化箱型梁模型作为试验对象 | 第85-88页 |
5.6.1 试验段的设计 | 第85-87页 |
5.6.2 试验模型的有限元验证 | 第87-88页 |
5.7 畸变模型极限强度试验 | 第88-95页 |
5.7.1 畸变模型的加工制作 | 第88-90页 |
5.7.2 极限强度试验流程 | 第90-93页 |
5.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93-95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结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