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生态廊道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8页 | · 相关领域研究概述 | 第8-13页 | · 理论基础 | 第8-10页 | · 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生态廊道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概况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7-18页 | ·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 第18-26页 | · 相关概念解释 | 第18页 | ·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和价值 | 第18页 | · 生产功能 | 第18页 | · 生态功能 | 第18页 | · 景观功能 | 第18页 | · 造成城市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 第18-20页 | · 人口增长与过度开发 | 第19页 | · 生境减少破碎、环境污染 | 第19页 | · 城市人工群落品种单一,外来物种入侵 | 第19-20页 | · 气候变化 | 第20页 | · 公众缺乏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 第20页 | ·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 第20-24页 | ·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 | 第20-23页 | ·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6页 | · 城市生态廊道研究 | 第26-41页 | · 相关概念解释 | 第26页 | · 城市生态廊道研究 | 第26-32页 | · 城市生态廊道的分类 | 第27-28页 | · 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 | 第28-29页 | · 城市生态廊道的结构形态及评价指标 | 第29-31页 | ·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 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建议 | 第32页 | · 城市斑块与城市生态廊道网络 | 第32-34页 | · 城市斑块 | 第32-33页 | · 城市生态廊道网络 | 第33-34页 | · 城市生态廊道规划原则 | 第34-35页 | · 生态优先原则 | 第34页 | · 因地制宜原则 | 第34-35页 | · 多功能原则 | 第35页 | · 整体性与系统性原则 | 第35页 | · 多层次原则 | 第35页 | · 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程序及内容 | 第35-39页 | · 前期准备 | 第37页 | · 规划设计 | 第37-39页 | · 后期管理 | 第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生态廊道连接度研究 | 第41-46页 | · 连接度的类型 | 第41页 | · 廊道连接度的影响因子 | 第41-43页 | · 功能方面 | 第42-43页 | · 结构方面 | 第43页 | · 人为干扰 | 第43页 | · 增加廊道连接度的措施 | 第43-45页 | · 选用乡土树种,利于本地野生动物使用、穿越 | 第43页 | · 合理构建群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 第43-44页 | · 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选取合适的廊道规模和构成 | 第44页 | · 合理规划,控制人类活动对廊道的干扰 | 第44-45页 | · 合理的修剪及养护 | 第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生态廊道宽度研究 | 第46-57页 | · 影响廊道宽度的因子 | 第46-47页 | · 非生物因子 | 第46-47页 | · 生物因子 | 第47页 | · 宽度确定的原则 | 第47-48页 | · 目标物种原则 | 第47-48页 | · 分层原则 | 第48页 | · 多功能原则 | 第48页 | · 廊道宽度取值总结 | 第48-55页 | · 陆地廊道 | 第48-52页 | · 河流廊道 | 第52-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生态廊道构成研究 | 第57-66页 | · 影响廊道构成的因子 | 第57-59页 | · 非生物因子 | 第57-59页 | · 生物因子 | 第59页 | · 廊道构成的原则 | 第59-60页 | · 适地适树 | 第59-60页 | · 以乡土物种为主 | 第60页 | · 充分考虑生态功能和保护物种的需求 | 第60页 | · 合理搭配,构建稳定良好的群落 | 第60页 | · 生态廊道构成总结 | 第60-65页 | · 物种构成 | 第60-62页 | · 生境构成 | 第62-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以北京市为例 | 第66-96页 | · 北京市概况 | 第66-71页 | · 自然资源条件 | 第66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66-67页 | · 城市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 第67-68页 | · 北京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况 | 第68-71页 | · 城市生态廊道概况 | 第71-85页 | · 陆地廊道 | 第72-79页 | · 河流廊道 | 第79-84页 | · 现状问题 | 第84-85页 | · 北京市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建议 | 第85-96页 | · 总体策略 | 第85-87页 | · 城市廊道宽度建议 | 第87-90页 | · 城市生态廊道构成建议 | 第90-94页 | · 城市生态廊道网络构建建议 | 第94-96页 | · 结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个人简介 | 第104-105页 | 导师简介 | 第105-106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