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
页 |
Abstract | 第8-10
页 |
引言 | 第10-11
页 |
第一章 玉簪属(Hosta)植物的种质资源与品种资源 | 第11-20
页 |
1 玉簪属植物的分类系统 | 第11-14
页 |
2 我国的玉簪属植物种质资源 | 第14-16
页 |
· 玉簪(H.plantaginea) | 第14-15
页 |
· 紫萼(H.ventricosa) | 第15
页 |
· 东北玉簪(H.ensata) | 第15-16
页 |
· 白粉玉簪(H.albofarinosa) | 第16
页 |
3 玉簪属植物品种资源 | 第16-20
页 |
· H.'Undulata' | 第17
页 |
· H.'Lancifolia' | 第17-18
页 |
· H.'Fortunei' | 第18
页 |
· H.'Crispula' | 第18
页 |
· H.sieboldiana 'Frances Williams' | 第18-19
页 |
· H.'Undulata Univittata' | 第19
页 |
· H.'Sagae' | 第19-20
页 |
第二章 玉簪属植物的扩繁与植物嵌合体研究进展 | 第20-31
页 |
1 玉簪属植物的扩繁技术研究进展 | 第20-24
页 |
· 分株扩繁技术 | 第20-21
页 |
· 组培快繁技术 | 第21-24
页 |
· 培养方式 | 第21
页 |
· 外植体和再生方式 | 第21-22
页 |
· 培养基 | 第22
页 |
· 环境因子 | 第22
页 |
· 品种保存条件 | 第22-24
页 |
2 植物嵌合体的研究进展 | 第24-30
页 |
· 植物嵌合体的定义 | 第24
页 |
· 植物嵌合体的类型 | 第24-25
页 |
· 据结构分类 | 第24-25
页 |
· 据表现器官分类 | 第25
页 |
· 植物嵌合体产生机理的研究 | 第25-27
页 |
· 芽变产生嵌合体 | 第25-27
页 |
· 嫁接产生嵌合体 | 第27
页 |
· 植物嵌合体遗传机理的研究 | 第27-29
页 |
· 芽变嵌合体的稳定性 | 第27-28
页 |
· 非孟德尔规律的遗传方式 | 第28-29
页 |
· 植物嵌合体机理的应用 | 第29-30
页 |
3 玉簪嵌合体问题 | 第30-31
页 |
第三章 花叶玉簪品种的组培育苗试验 | 第31-41
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1-34
页 |
· 材料 | 第31
页 |
· 方法 | 第31-34
页 |
· 外植体处理 | 第31
页 |
· 培养基的灭菌 | 第31
页 |
· 初代建立的比较试验 | 第31-32
页 |
· 不同BA/NAA处理以及再生方式的比较试验 | 第32
页 |
· 不同玉簪种类继代增殖的比较试验 | 第32-33
页 |
· 不同遮阴度和营养液对不定芽再生组培苗炼苗的影响 | 第33-34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
页 |
· 初代建立的比较 | 第34-35
页 |
· 不同玉簪种类夏季初代建立比较 | 第34
页 |
· 不同玉簪品种秋冬季初代建立比较 | 第34-35
页 |
· 不同BA/NAA处理以及再生方式的比较 | 第35-37
页 |
· 不同BA/NAA处理对‘Mentor Gold’增殖、生根和性状保持的影响 | 第35-36
页 |
· 不同再生方式对‘Mentor Gold’性状保持的影响 | 第36
页 |
· 不同BA/NAA处理和再生方式对‘Mentor Gold’营养生长的影响 | 第36-37
页 |
· 不同玉簪种类继代增殖率的比较 | 第37-38
页 |
· 不同遮阴和营养液处理对不定芽再生组培苗营养生长的影响 | 第38-39
页 |
3 讨论 | 第39-40
页 |
· 初代建立的比较 | 第39
页 |
· 继代增殖培养比较 | 第39-40
页 |
· 炼苗条件的比较 | 第40
页 |
4 小结 | 第40-41
页 |
第四章 花叶玉簪嵌合体的特性研究 | 第41-50
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3
页 |
· 材料 | 第41
页 |
· 方法 | 第41-43
页 |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41-42
页 |
· 同工酶测定: | 第42
页 |
· 叶片及茎尖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 第42-43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
页 |
· 叶绿素含量 | 第43-44
页 |
· 同工酶分析 | 第44-45
页 |
· 过氧化物酶分析 | 第44-45
页 |
· 酯酶分析 | 第45
页 |
· 花叶玉簪品种叶片及茎尖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 第45-47
页 |
· 茎尖分生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 第45-46
页 |
· 叶片各层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 第46
页 |
· 叶片各层组织中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第46-47
页 |
3 讨论 | 第47-49
页 |
· 叶绿素含量 | 第47
页 |
· 同工酶分析 | 第47-48
页 |
· 叶片显微及超微结构 | 第48-49
页 |
4 小结 | 第49-50
页 |
第五章 玉簪属植物的园林应用及商品化生产调查 | 第50-62
页 |
1 玉簪属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调查 | 第50-52
页 |
· 调查时间和地点 | 第50
页 |
· 调查方法 | 第50
页 |
· 调查内容 | 第50
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
页 |
2 玉簪属植物的盆栽和商品化生产调查 | 第52-58
页 |
· 盆栽玉簪属植物生长的调查 | 第52-56
页 |
· 玉簪属植物的商品化生产调查 | 第56-58
页 |
· 上海大地园艺种苗有限公司 | 第56-57
页 |
· 上海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 第57-58
页 |
· 其他生产单位调查 | 第58
页 |
3 讨论 | 第58-61
页 |
· 玉簪属植物的园林应用 | 第58-59
页 |
· 簪属植物的商品化生产 | 第59-61
页 |
· 苗圃的商品化生产和组培产业的快速发展 | 第59-60
页 |
· 商业玉簪品种名称混乱 | 第60-61
页 |
4 小结 | 第61-62
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
页 |
附录 | 第70-72
页 |
图版 | 第72-76
页 |
简历 | 第76-77
页 |
致谢 | 第77-7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