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0-21页 |
· 成就目标定向的概念及发展 | 第10-13页 |
· 成就目标概念 | 第10页 |
· 成就目标的二分法 | 第10-12页 |
· 成就目标的三分法 | 第12页 |
· 成就目标的2×2 的四分法 | 第12-13页 |
· 个体因素对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 | 第13-16页 |
· 个体个性因素对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 | 第13-14页 |
· 个体能力因素对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 | 第14-16页 |
· 环境因素对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 | 第16-17页 |
· 课堂目标结构对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 | 第16-17页 |
· 课堂动机氛围对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 | 第17页 |
· 成就目标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7-21页 |
· 以成就目标为自变量的研究 | 第18页 |
· 其他因素对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 | 第18-19页 |
· 成就目标定向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 研究的总体构想 | 第21-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研究假设 | 第21-23页 |
3 能力内隐观、能力知觉、课堂动机氛围与目标定向的关系 | 第23-32页 |
· 研究一 | 第23-24页 |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 被试 | 第23页 |
· 测量工具 | 第23-24页 |
· 施测程序及数据处理 | 第24页 |
· 研究结果 | 第24-28页 |
· 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的描述统计 | 第24-26页 |
· 成就目标定向、能力观、能力知觉、课堂氛围的相关分析 | 第26页 |
· 成就目标定向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26-27页 |
· 成就目标定向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 第27-28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28-32页 |
· 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中的性别差异 | 第28-29页 |
· 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中的年级差异 | 第29页 |
· 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29-32页 |
4 能力内隐观、能力知觉、课堂动机氛围对目标定向的影响 | 第32-48页 |
· 研究二 | 第32-37页 |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 研究假设 | 第32页 |
· 被试 | 第32页 |
· 研究设计 | 第32-33页 |
· 动机氛围的创设 | 第33-35页 |
· 能力反馈设计 | 第35-36页 |
· 成就目标的测量 | 第36页 |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6-37页 |
· 研究结果 | 第37-45页 |
· 不同实验操作下成就目标定向各维度的差异t 检验 | 第37-38页 |
· 不同能力观的学生在不同氛围和不同反馈下目标定向的差异 | 第38-41页 |
· 能力观、能力反馈、课堂动机氛围对成就目标各维度的方差分析 | 第41-45页 |
· 讨论与分析 | 第45-48页 |
· 动机氛围对成就目标定向各维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 能力观对成就目标定向各维度的影响 | 第46页 |
· 能力反馈对成就目标定向各维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对掌握回避目标的讨论 | 第47-48页 |
5 总讨论与分析 | 第48-51页 |
· 本研究的建议 | 第48-50页 |
· 如何创设掌握氛围的课堂 | 第48-49页 |
· 可以利用评价提高学生的能力知觉 | 第49-50页 |
· 研究不足及今后发展的方面 | 第50-51页 |
· 研究的不足 | 第50页 |
· 今后研究的方向 | 第50-51页 |
6 研究总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 成就目标定向量表 | 第56-57页 |
附录B 数学能力问卷 | 第57-58页 |
附录C 环境知觉量表 | 第58-59页 |
附录D 潜在数学能力测验(部分) | 第59-6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