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2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7-33页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第27-29页 |
2.1.1 金融结构论 | 第27-28页 |
2.1.2 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 | 第28页 |
2.1.3 金融约束论 | 第28-29页 |
2.1.4 金融功能论 | 第29页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9-30页 |
2.3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第30-33页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与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3-49页 |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概况 | 第33-34页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发展现状 | 第34-40页 |
3.2.1 银行业发展现状 | 第36-37页 |
3.2.2 证券业发展现状 | 第37-38页 |
3.2.3 保险业发展现状 | 第38-40页 |
3.2.4 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 第40页 |
3.3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 | 第40-45页 |
3.3.1 地区生产总值 | 第40-42页 |
3.3.2 固定资产投资 | 第42-43页 |
3.3.3 对外贸易水平 | 第43-45页 |
3.4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 第45-49页 |
3.4.1 金融发展呈现二元结构,地区发展差异大 | 第45页 |
3.4.2 金融体系不健全,以间接融资为主 | 第45-46页 |
3.4.3 金融创新缺乏活力,服务机制不灵活 | 第46页 |
3.4.4 对外服务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开发开放的需求 | 第46-49页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9-67页 |
4.1 模型构建 | 第49-52页 |
4.1.1 面板数据模型介绍 | 第49-51页 |
4.1.2 模型的选择 | 第51页 |
4.1.3 构建面板数据模型 | 第51-52页 |
4.2 变量选择 | 第52-54页 |
4.2.1 经济增长指标 | 第52页 |
4.2.2 金融发展指标 | 第52-53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53页 |
4.2.4 数据来源 | 第53-54页 |
4.3 数据处理与模型估计 | 第54-61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4-57页 |
4.3.2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第57-58页 |
4.3.3 协整检验 | 第58-59页 |
4.3.4 模型的选择 | 第59-61页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61-67页 |
4.4.1 总体回归分析 | 第61-63页 |
4.4.2 省域回归分析 | 第63-64页 |
4.4.3 金融发展的间接影响 | 第64-67页 |
第五章 总结和研究展望 | 第67-7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8-71页 |
5.2.1 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 第68-69页 |
5.2.2 建立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增加金融资源供给 | 第69页 |
5.2.3 夯实金融业发展基础,壮大服务平台 | 第69-70页 |
5.2.4 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结构 | 第70页 |
5.2.5 加强金融创新,提高对外服务水平 | 第70页 |
5.2.6 建立区域金融协调机制,整合金融资源,形成合力 | 第70-71页 |
5.2.7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对金融人才的培养 | 第71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71-72页 |
5.4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