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概述 | 第12-23页 |
第一节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释义及法律特征 | 第12-18页 |
一、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释义 | 第12-13页 |
二、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之法律特征 | 第13-15页 |
三、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的基本类型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价值的分析 | 第18-19页 |
一、 隐名出资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也存在弊端 | 第18页 |
二、 无法律规范的隐名出资行为产生自由的冲突 | 第18-19页 |
三、 系统明确的隐名出资法律规范保障交易安全和公共利益 | 第19页 |
第三节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法理基础 | 第19-23页 |
一、 民法上的理论基础——私法自治 | 第19-21页 |
二、 公司法上的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分权制衡理念 | 第21页 |
三、 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产权的可分割性和可交易性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域外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考察与借鉴 | 第23-32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考察 | 第23-26页 |
一、 英国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23-24页 |
二、 其他英美法系国家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考察 | 第24-25页 |
三、 简短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考察 | 第26-28页 |
一、 德国公司法对隐名出资法律规范对外观主义的坚持和修正 | 第26-27页 |
二、 其他大陆法系国家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考察 | 第27页 |
三、 简短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域外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 第28-32页 |
一、 域外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二、 域外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我国建立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现实性 | 第32-42页 |
第一节 我国建立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必要性分析 | 第32-38页 |
一、 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行为规定不明确 | 第32-34页 |
二、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关于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规定之评价 | 第34-36页 |
三、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纠纷案件判决标准不统一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我国建立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可行性分析 | 第38-42页 |
一、 我国类似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现实需求 | 第38-39页 |
二、 国外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 | 第39-40页 |
三、 对反对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的观点的批判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我国构建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之设想 | 第42-59页 |
第一节 构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法律制度设定的指导思想 | 第42-45页 |
一、 维护交易安全和效率原则 | 第42-43页 |
二、 维护平衡各方主体利益原则 | 第43页 |
三、 维护公司法律关系稳定原则 | 第43-44页 |
四、 坚持契约自由和适度限制原则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实体法律制度之构建 | 第45-52页 |
一、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的效力来源 | 第45页 |
二、 隐名出资协议 | 第45-47页 |
三、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的权利及其限制 | 第47-50页 |
四、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义务及其公司法责任 | 第50-52页 |
第三节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程序法律制度之构建 | 第52-59页 |
一、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行为之形式要件 | 第52-53页 |
二、 建立股权信托公示程序 | 第53-55页 |
三、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股东显名化的程序规定 | 第55-57页 |
四、 引入营业性信托公司的隐名出资纠纷救济程序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