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 国外交通事故变化趋势 | 第8-9页 |
· 我国交通事故变化趋势 | 第9-10页 |
· 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道路交通安全分析评价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 道路设计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方法 | 第1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云南省道路交通环境及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分析评价 | 第15-32页 |
· 云南省道路交通环境状况 | 第15-20页 |
· 云南省道路交通的区位特征和地理气候环境 | 第15页 |
· 云南省道路交通特点及发展需求 | 第15-17页 |
· 车辆及驾驶人情况 | 第17-18页 |
· 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 | 第18-19页 |
· 道路运输发展情况 | 第19页 |
· 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 道路交通安全数据综合评价 | 第20-30页 |
·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因素综合评价 | 第21-24页 |
· 道路交通事故道路因素综合评价分析 | 第24-27页 |
· 道路交通事故人的因素综合评价 | 第27-30页 |
· 云南省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 第30-31页 |
· 交通安全对策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云南省山地环境车辆运行技术及管理安全隐患分析 | 第32-43页 |
· 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 营运客车后轴轮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 第33-34页 |
· 部分营运客车的最后一排乘员的重心高度高于车辆侧窗下边缘 | 第34页 |
· 卧铺客车未按要求安装两点式安全带与车载视频装置 | 第34页 |
· 应报废的卧铺客车及长途客车长期参与营运 | 第34-35页 |
· 货运车辆尾灯及后部反光标识 | 第35页 |
· 载货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安装及防撞强度 | 第35-36页 |
· 重中型载货汽车行车制动系统技术水平较低及维修保养不及时 | 第36页 |
· 重中型载货车辆轮胎爆胎隐患严重 | 第36-37页 |
· 危化品运输车安全标示牌缺失严重 | 第37页 |
· 校车准入监管不严以及在用校车安全性能普遍偏低 | 第37-38页 |
· 管理方面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 挂靠经营模式在客运企业中仍普遍存在 | 第38页 |
· 长途客运车辆途中上客造成危爆行李失检 | 第38页 |
· 车辆强制二级维护制度不健全 | 第38-39页 |
· 提高客车及货车安全性和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 | 第39-43页 |
· 技术方面对策 | 第39-41页 |
· 管理方面对策 | 第41-43页 |
第四章 云南省山地环境公路交通安全特征及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 第43-85页 |
· 基于运行速度理论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 第44-60页 |
· 我国现行公路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 | 第44-45页 |
· 基于运行速度理论的设计校核方法 | 第45-52页 |
· 基于安全性评价的限速体系建立 | 第52-57页 |
· 道路安全性评价工程应用实例 | 第57-60页 |
· 公路长大下坡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 第60-66页 |
· 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事故调查分析 | 第60-64页 |
· 驾驶行为特征分析 | 第64-65页 |
· 货车制动失效机理分析 | 第65-66页 |
· 公路长大下坡安全评估技术方法 | 第66-85页 |
· 制动器温升模型建立 | 第67-71页 |
· 连续下坡安全保障系统设置研究 | 第71-73页 |
· 安全评估实例分析 | 第73-8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 结论 | 第85页 |
·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
页 |